爱思想

2015-12-14 │ 心得体会

篇一:用心教书 真诚育人

用心教书 真诚育人

——学习《教好书 育好人 为好师》心得体会

本学期,学校领导组织了全体教师学习了习主席,方书记的《教好书 育好人 为好师》重要讲话精神,将“三个好”与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办学生、家长、社会满意教育。学校领导并将方书记的讲话精神传达给教师。全体教师开展学习讨论学习领会“教好书、育好人、为好师”的内涵与使命。在学习中我认识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用心教书,还要真诚育好,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常常听到同行们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爱学习了,越来越不爱学习了,越来越不懂得尊重人了,越来越??”这种问题似乎具有普遍性。应该说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和学生个体的差异等都有关。我这里只想从一个方面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这个问题,就是从教师的本位角色出发,用心教书 真诚育人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教书育人。要教书,先育人,从学校的层面讲,就是德育先行,把德育工作放首位;从教师个人层面讲,就是解决学生难教、不爱学习、融洽师生关系和完善学生人格品质的问题;从课改的角度讲,就是解决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几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用心教书、真诚育人就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用心教书 真诚育人 ,首要是了解学生。我们不能上完课,拾掇起教科书走人,应该课后自觉地留下来或是课余的时间,和学生聊聊天,可以聊学习,聊生活,聊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也可以聊家庭琐事,聊兴趣爱好等,通过聊天我们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甚至是特长和个性;了解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电访、信访、家访,这“三访”不能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应该是有准备的访。访前,把每个要访对象的资料逐个做成小卡片,哪个科目是这个学生的强项,哪个科目是进步还是该加把劲了,这个学生有哪些优点,哪些是有待改进的,和家长交流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场,实事求是的和家长、学生交流,不是打小报告或是向家长告状,而是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掌握的学生材料越详细,学生越会觉的你在关注他,他觉自己受老师的重视,自然会从严要求自己,以后就逐渐地在学习上配合你了,事实证明一次成功的访问可以让师生间的距离缩短很多;了解学生还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主题班会,开展活动等等形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也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从这一点上真诚的对待学生是多么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诚是打开家长和学生心锁的钥匙,是通往教好书,育好人的桥梁。

用心教书 真诚育人,就要学会关爱学生。关爱学生不一定就是要给学生物质的资助或直接献爱心,而是传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思想,很多都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天冷了,学生衣服穿少了,说一声,天气转冷了,衣服多穿一些,感冒可不好受;学生衣服穿得不整齐,说一声,这儿整理一下会更帅的;学生爬高了或有危险的举动,说一声,不能这样做,我可不想和你说永别;学生感冒了,说一声,要去看医生,多喝些开水;学生考试考糟了,说一声,找找原因,下次赶上;学生穿新衣服或理头发了,说一声,真帅!这些虽然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你做了,你会发现学生和你走近了,愿意和你交流了,愿意听从你的教诲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只有善于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我们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一定要蹲下身来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学做人,一起成长。不要把自己当成神庙的菩萨——高高在上,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学

生觉得我们是可望而不可及,对我们没有亲切感、安全感,他们怎么可能真正的尊重我们呢!所以,只要老师正真做到用心教书真诚育人,那么,学生就自然地亲近和尊重老师,也就自然地爱学啦!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用心教书 真诚育人,就要善于引导学生。当我们了解学生,关爱学生了,学生就会把我们当作最可信任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人格魅力就能显现出来,得到学生的敬仰,学生就会“信其言”。这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学习可以提升自己,鼓励学生认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学生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善待自己,善待家人,善待社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我们都想我们的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也尽心尽力地备好每一节课,全力以赴上好每一节课,可教学的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甚至是背道而驰,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了,师生关系淡薄了,于是我们哀叹了,埋怨了。其实我们都知道“强压的母鸡——孵不了蛋”,要强求不爱学习的学生去学习,常常如水中捞月——白费工夫,我们也清楚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共同完成的,如果只重视教的一方而不重视学的一方,结果只能是一厢情愿,事与愿违。现实中我们有的同行常常把“真诚育人”忽略了,或者做得不是很好,我认为都是不符合教育的规律,是教育的缺位。因此要用心教书 必真诚育人,“潜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教书”,确实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和谐校园,我们的教育教育就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篇二:教师更需要正气1

教师更需要正气

“正气”一词早见于孟轲提出的“浩然正气”,即充塞于天地之间最盛大、最刚直的一种凛然正气。讲正气,就要堂堂正正做人。“人”字虽然笔画简单,但要做到堂堂正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曾在《正气歌》中作过精辟的论述。天地和伦理道德的存在皆是以浩然正气为根本,人具备了这种气势磅礴、万古生存的正气,便可进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精神境界,并逐渐成为民族的正气节操。正气乃光明正大之气。它是一种无私忘我、行端影直的净气;是一种铁骨铮铮、腰杆挺直的骨气;是一种博采众长、宽宏的大气;是一种敢于碰硬、敢于攻坚的勇气。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培育人、塑造人的神圣事业。要把正气发扬光大,离不开教师言传身教,更离不开教师的身体力行。

教师的“正气”,就是要有“刚正不阿”、“贫贱不移”的气节,就是能够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就是能够勤于钻研,求真务实,不满足于既得成绩,勇于进取;就是要有敢为先的探索精神,就是要独立思考;就是要有“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傲骨。

教师的“正气”,就是要有正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就是要有自觉抵御不良风气侵蚀的坚定意志;就是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不为名利所动的坚强品性;就是要有高洁的情趣,不媚俗,不随流,洁身自好;有济世的情怀,更有善身之修为。

教师的“正气”,就是要有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就是要知大事,识大体,明大礼;就是要不拘小节,顾全大局,站得高,看得远;就是要有“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精神;就是要有“人饥己饥”、推己及人的大爱思想

讲正气,教师要以身垂范,以自己的良好德行感染人,以自己的高尚情操感化人。不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为培养下一代作出表率,为下一代的茁壮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

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决不能做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言行不一,说做相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一是一,二是二,是则是,非则非。要像圆规,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将肩负的任务圆满完成;要像火车,勇往直前,没有越轨行为;要像天平,公正无私,用公道感化每个学生;要像

太阳,眼睛向下,给学生以温暖和阳光;要像小溪,不畏艰难,走自己该走的路,那怕经历曲折也不回头,让自己的生命之水浇灌更多干枯的花朵;要像竹子,每前进一步都要认真地做一小结(节);要像绿叶,乐于做花的陪衬,使花朵更加艳丽;要像火柴,不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给人以前进的光芒。

讲正气是教师的人格标准。教师教书育人,除课堂讲授外,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以自己的一身正气去影响和感化学生。教师要抑恶扬善,扶持正义。教师既是科学理论的传播者,又是科学理论的实践者。要讲真话,不仅意味着应光明磊落,实话实说;也意味着要敢于反驳假话,即敢于坚持真理,批驳谬误;还意味着不说谎话,即不溢美,不隐恶,不文过饰非,不胡编乱造。一个假话连篇的人是不能取信于人的。现实生活中,有的教师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没有事的原则,遇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求自保,还有的教师课上讲的和课下做的完全两样,在这类人身上无正气可言。教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有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忠心。心地善良就不会损人利己,时刻想着做好事,不做坏事。心地善良,就会及时提醒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一颗善良的心最重要的是要有正义感,要有爱心。所谓正义感就是容不得邪恶。所谓有爱心,就是有怜悯之心、热忱之心、赤诚之心。如果一名教师没有正义感,没有爱心,就没有师德,必然误人子弟。培养良好的师德,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实处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以讲学习打好基础,以讲政治端正方向,靠讲正气强化自身。

教育事业是真善美的事业,学校应该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一身正气,为人师表,不为物质所累,保持心境的纯正与安宁,抗诱惑、拒腐蚀,守护社会正义,守护社会道德,守护历史使命,守护教育者的尊严,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作出无私的奉献,才是教师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 今天,学校教育面临着粗俗文化的侵蚀。文化的影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垃圾文化就像蛀蚀楼房的白蚁一样,在吞噬着人的心灵。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教师要坚守阵地,守住教育这个神圣的殿堂,要竭尽全力,拿出九牛二虎之力来坚守,来抗争??

篇三: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及其现代意义

龙源期刊网 .cn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石晶晶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3年第10期

内容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是对古希腊友爱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他对友爱的阐述详细而具体,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友爱的深刻内涵。通过深入阅读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观,重点分析其友爱哲学的现实意义。希望能够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思想,能从现实的角度来提高我们对友爱的认识,并推进人际关系的进一步和谐发展。

关键词: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 友爱 友爱教育 和谐社会

一.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的历史背景

“复旦投毒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宿舍命案”、“南昌航空大学宿舍腐尸案”等校园恶性事件频发,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关注。校园安全事件连发令人唏嘘。近日,阅读了西方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其“友爱”观点及其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思想仍能触动我们思考与借鉴。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思想史上系统阐述伦理学理论的第一人,其对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我们研究伦理学问题就必然要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而研究他的伦理学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不得不读。作为一部结构严谨的传世之作,却花大篇幅讨论一个话题,“友爱”问题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的重要地位也由此可见。他所论述的友爱,不仅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朋友关系,还包括人与人之间任何的接近关系,比如家庭内的父母子女、夫妻关系和家庭外的任何交往关系甚至性爱。英国著名学者罗斯说,友爱在希腊中具有更宽的意义,它可以代表两个人之间的任何相互吸引。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非常重视“友爱”在社会现实中的意义,不惜花费大量篇幅来分析阐述其友爱的观点,不禁引起我进一步的好奇,友爱为何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我发现这跟亚里士多德所处的古希腊时代环境有关。当时,雅典已丧失盟主的地位,城邦内部开始显露出各种危机。古希腊半岛上战火不断,人们无法过宁静的家庭生活,所以将更多的理想诉诸于朋友间的慰藉。作为古希腊社会的一员,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无疑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和公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共同体中。共同体就是作为其成员的人们在其中有共有资源,并由此进行交往的社会有机体,城邦就是这种有机体之一。他于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提出了理想城邦的概念。他将友爱共同体的形式和一个城邦的政体做类比,例如,父子友爱的关系类似于君主制,而夫妻关系的最好形式是贵族制式的,兄弟伙伴间的友爱的最好形式则是富豪制式的。亚里士多德之所以这样类比,是因为他认为城邦的政体对城邦中友爱和公正的盛行与否有巨大的影响。一个城邦要使友爱和公正盛行,成为牢固的联系纽带,立法者就应该设计好的、适合城邦公民社会的政体,使友爱促成有

爱思想

查看更多心得体会相关内容,请点击心得体会
推荐访问:乌有之乡 爱思想网主页
作文 论文 简历 文秘 合同 文库 计划 总结 体会 报告 策划 材料 公文 礼仪 思想 党团 演讲稿 企事业 发言致辞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