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程理念基本理念解读一

2015-10-15 │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

社旗县教师进修学校 张晓全

本次讲座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展开交流

1.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模式 2. 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 4. 小结

英语教学策略是为了完成特定的英语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模

式、程序、方法、组织形式和对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的总体设计。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英语学科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1.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英语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其核心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2.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其中,国家英语课程要求从小学 3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小学6 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3. 突出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是有差异的,这就要求英语教学过程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

1

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4.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英语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从“育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出发,重视对语言、行为、认知、情感和个性的整体评价,力求以形成性评价来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课程资源包括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两部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倡导充分利用显性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隐性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英语教学原则,是根据英语学科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在总结教学经验基础上对英语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英语教师授课与指导学生学习应遵循的准则,又是指导、评价和检查英语教学的准则和原理。在英语教学中,能否正确地遵循教学原则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还影响学生的思维的发展、个性发展及其人格的形成。因此,英语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掌握和遵循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进行教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才会提高。

新课程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

1. 目标导向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使师生的心理同步,使思维定向,使师生的活动有共同的指向,成为教学过程中的行动方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调控教学的行为,使教学活动沿着预定的方向顺利进行,直至目标的实现。 2. 主体性原则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

3. 面向全体的原则

面向各类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教,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4. 知情并重原则

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情意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态度、意志等)。知情结合,知情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开放性原则 打破“三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开放意识。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实际进行教学,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三、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是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总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各知识点的学习目标,以及知识能力结构,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一般包括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等。由于每个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表现的兴趣、能力以及学习方法的不同,他们对英语需求也不同,在学习成绩上的体现也不同,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学生和不同层次学生的

3

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构建

教学目标,是这节课要达到的要求;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规定,即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意和行为方面产生变化的具体明确的规定。教学目标一般分为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标准》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对各级目标以学生“能做什么”的形式具体描述该级别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操作性要求。这些目标要求,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就是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学生素质发展阶段性的成果。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和分析学生认知水平、生理心理特点、所学内容的心理认同程度以及学校情况和社区课程资源;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教师在设计达到目标的若干个环节时,应仔细考虑用何种方法手段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怎样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新思维的火花。在此基础上,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精心设计出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的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 小学3~6年级的学生处在9~1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对陌生的英语具有好奇心。他们很少有羞怯感,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的听觉敏捷,模仿力和记忆力强,形象思维好。他们爱玩、爱唱、爱画、爱游戏、爱活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是模仿。为此,英语课程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求语言技能的目标具有侧重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英语理解与表达的形式;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表现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等特点。具体目标如下:

( 1 )听: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 2 )说:能在教师指导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 3 )读: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

4

的习惯;

( 4 )写: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 5 )玩、演、视、听: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过程与方法目标

( 1 )认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 2 )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3)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善于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4)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 (5)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6)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英语 (7)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1)有兴趣听英语、说英语、背歌谣、唱歌曲、讲故事、做游戏等;

( 2)乐于模仿,敢于开口,积极参与,主动请教。

以往的英语教学大纲都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因此,如何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构建应从以下原则入手:一是教学目标素质化。素质教育首先要有素质化的教学目标。当前,教学目标的设定大多仍是以认知为核心的,非认知目标仍是一种附属和点辍。教学目标重心应向非认知领域转移。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诚然,作为基础教学而言,认知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创新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知识具备,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着创新的火花也会熄灭。但在创新机制中,基础知识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对于创新意识、创新 思维、创新能力等非认知因素来说,它是较为被动和次要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得到知识不难,人们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前人创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造,难得的是好的创意。因此,把教学重心从认知向非认知(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变,就成为一种必然。二是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征,学生之间的差

5

小学英语新课程理念基本理念解读一

查看更多小学英语相关内容,请点击小学英语
推荐访问:
推荐文章
作文 论文 简历 文秘 合同 文库 计划 总结 体会 报告 策划 材料 公文 礼仪 思想 党团 演讲稿 企事业 发言致辞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