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司徒雷登》

2016-11-28 │ 二年级作文

篇一:上册 别了,司徒雷登·教学示例之三高中二年级教案

教案示例之三

别了,司徒雷登

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了解当年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弄清当时中国一些“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错误认识。

二、理解课文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和方法的写作特点;体会本文语言的严密性、讽刺性和形象性。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章中对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批评教育。

二、教学难点:两个中心论点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议论文,在高中第一、第二册里,已学习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内容,对本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应采用自学的方法,对论证结构和语言等,都应以讨论加精讲的方法来进行。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导入课文

一、简介本单元、本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

论文在高中第三册中有两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个单元里的第一篇文章,除了以上的学习重点之外,还应了解美帝当年对华侵略的实质。

二、介绍写作背景。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这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垮台。7月,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并进行反对中国人民的各种阴谋政治活动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悄然离开南京归国。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白皮书中公开暴露了美国政府“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当时,由于美国反动阵营内部关于对华政策的争吵,迫使杜鲁门、艾奇逊等帝国主义分子不得不采取白皮书的形式公开暴露若干反革命的真相,企图以此说服对手。这样,白皮书就在客观上成为一篇美帝侵华罪恶的供状。为了揭露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教育当时那些对美国怀有各种幻想的人们,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了这篇评论。

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这篇评论,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三、释题。

提问:本文题目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双关──题目明言司徒雷登离开中国,题底隐寓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题面揭示的只是一种现象,而题底蕴含的却是它的本质。语意双关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在句式上,主谓倒装,强调了“别了”一语,突出了司徒雷登“挟起皮包走路”的无可奈何之状和中国人民欢庆喜悦之情。

指导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一、画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词典有侧重地掌握如下词语:

业(yè)已──已经(多用于公文)。

脱(tuō)卸(xiè)──同“推卸”。其义是摆脱(责任)。

诲(huì)人不倦──诲:教导。倦:厌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冒:冒犯。不韪:过错,不是。指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

目张胆地干坏事。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以死惧之──惧:恐惧;这里是吓唬。

如鸟兽散──像聚集的鸟兽受到惊吓四处飞奔逃散。比喻崩溃逃散的情景。

茕茕孑立,形影相弔──茕(qióng)茕:孤独的样子。孑(jié):孤单。弔(diào):同“吊”,安慰,怜悯。孤孤单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出自李密的《陈情表》。

补充注释

民主个人主义者──旧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坚持中间道路的一部分人。他们大多数受过现代资本主义的教育,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但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展和美国政府幻想的迅即破灭,除少数人外,大多数民主个人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变成了坚定的爱国者。

二、总结课文层次,并写出主要意思。

研习新课

一、学生阅读课文的首段和末段。讨论: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的开头:“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一个普普遍遍的驻外大使,为何能够象征一个国家某种政策的成败呢?这,发人深思,令人寻味。如此开篇,就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引人入胜。议论文开篇,采用记叙文的手法,可谓新颖、别致。

结尾为:“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贺的。”文章收篇,不以议论作结,却以抒情告终,实为别出心裁,独具一格。作者运用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首尾照应,艺术地再现了美帝侵华政策的彻底失败,抒发了中国人民欢庆胜利的无比喜悦之情。

二、讨论:课文除首尾两段外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划分为几个层次?明确:可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2─10段):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政策的实质。

第二部分(11─17段):对当时中国一些“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批评教育。

其中,第一部分可分为二层。第一层(2─5段):论述美帝侵华战争的实质,即要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第二层(6─10段):剖析白皮书,批驳艾奇逊的谬论。

第二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1─13段):揭露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实质和它对中国人民的敌对态度,纠正自由主义者的错误认识;第二层(14─15段):奉劝自由主义者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第三层(16、17段):交代写作目的,说服教育某些知识分子,使其站到人民方面来。

3 在文章第一部分第二层中,第6、7、8段对艾奇逊的言论已有大量详细的引用,为什么在9、10两段还要“重复”摘引?

明确:在9、10两段中,对艾奇逊言论的再次摘引并不是6、7、8段的简单重复。因为,在议论文的论证部分,叙述和分析相结合的写法是很重要的。没有叙述就没有分析;反过来说,如果仅有叙述,但没有分析,那么,论据与论点的内在联系读者何以看出?文章的第6、7、8段,作者摆出艾奇逊提出的“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这是叙述;第9、10两段,作者以模拟人物语言和旁述、评点的方式,有意提出艾奇逊之流的强盗逻辑、心曲神思和无奈窘境,这是分析。在第9、10两段中,作者对第6、7、8段的引文加

以提炼、集中,抓住艾奇逊们最险恶、最虚伪、最隐痛的地方,给以讽刺和暴露,因而,该两段的揭露就显得尤为深刻。

篇二:上册 别了,司徒雷登·教学示例之三高中二年级教案

别了,司徒雷登

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了解当年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弄清当时中国一些“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错误认识。

二、理解课文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和方法的写作特点;体会本文语言的严密性、讽刺性和形象性。

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文章中对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批评教育。

二、教学难点:两个中心论点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方法:议论文,在高中第一、第二册里,已学习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内容,对本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应采用自学的方法,对论证结构和语言等,都应以讨论加精讲的方法来进行。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导入课文

一、简介本单元、本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

议论文在高中第三册中有两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个单元里的第一篇文章,除了以上的学习重点之外,还应了解美帝当年对华侵略的实质。

二、介绍写作背景。

1949年4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这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的垮台。7月,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人民的内战并进行反对中国人民的各种阴谋政治活动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悄然离开南京归国。8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白皮书中公开暴露了美国政府“出钱出枪”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当时,由于美国反动阵营内部关于对华政策的争吵,迫使杜鲁门、艾奇逊等帝国主义分子不得不采取白皮书的形式公开暴露若干反革命的真相,企图以此说服对手。这样,白皮书就在客观上成为一篇美帝侵华罪恶的供状。为了揭露美帝对华侵略的实质,教育当时那些对美国怀有各种幻想的人们,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写了这篇评论。

今天,我们重新学习这篇评论,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无疑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三、释题。

提问:本文题目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和句式?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双关──题目明言司徒雷登离开中国,题底隐寓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题面揭示的只是一种现象,而题底蕴含的却是它的本质。语意双关使题目十分生动、形象、醒目。在句式上,主谓倒装,强调了“别了”一语,突出了司徒雷登“挟起皮包走路”的无可奈何之状和中国人民欢庆喜悦之情。

指导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一、画出生字新词,并通过查词典有侧重地掌握如下词语:

业(yè)已──已经(多用于公文)。

脱(tuō)卸(xiè)──同“推卸”。其义是摆脱(责任)。

诲(huì)人不倦──诲:教导。倦:厌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冒天下之大不韪(wěi)──冒:冒犯。不韪:过错,不是。指不顾公众舆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干坏事。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以死惧之──惧:恐惧;这里是吓唬。

如鸟兽散──像聚集的鸟兽受到惊吓四处飞奔逃散。比喻崩溃逃散的情景。

茕茕孑立,形影相弔──茕(qióng)茕:孤独的样子。孑(jié):孤单。弔(diào):同“吊”,安慰,怜悯。孤孤单单,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互相安慰。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出自李密的《陈情表》。

补充注释

民主个人主义者──旧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坚持中间道路的一部分人。他们大多数受过现代资本主义的教育,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寄希望于美国的支持,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但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速进展和美国政府幻想的迅即破灭,除少数人外,大多数民主个人主义者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帮助下,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变成了坚定的爱国者。

二、总结课文层次,并写出主要意思。

研习新课

一、学生阅读课文的首段和末段。讨论:文章的首段和末段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的开头:“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一个普普遍遍的驻外大使,为何能够象征一个国家某种政策的成败呢?这,发人深思,令人寻味。如此开篇,就给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引人入胜。议论文开篇,采用记叙文的手法,可谓新颖、别致。

二、讨论:课文除首尾两段外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划分为几个层次?

明确:可划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2─10段):揭露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政策的实质。

第二部分(11─17段):对当时中国一些“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批评教育。

其中,第一部分可分为二层。第一层(2─5段):论述美帝侵华战争的实质,即要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第二层(6─10段):剖析白皮书,批驳艾奇逊的谬论。

第二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1─13段):揭露美帝国主义的反动实质和它对中国人民的敌对态度,纠正自由主义者的错误认识;第二层(14─15段):奉劝自由主义者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第三层(16、17段):交代写作目的,说服教育某些知识分子,使其站到人民方面来。

3 在文章第一部分第二层中,第6、7、8段对艾奇逊的言论已有大量详细的引用,为什么在9、10两段还要“重复”摘引?

明确:在9、10两段中,对艾奇逊言论的再次摘引并不是6、7、8段的简单重复。

篇三:《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案及练习

别了,“不列颠尼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二. 教学重难点:1、了解特写的特点。

2、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3、理解典型事例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4、理解细节

描写和运用数据的作用。《别了,“不列颠尼亚”》一、写作背景:香港回归的背景:香港问题

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英国人的

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十九世纪,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

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清廷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

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香港岛就在1842年所签订的《南京条约》中,永久割让

给英国。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

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乘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逼迫清政府签订《展

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的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00多个岛屿,租期

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邓小平同志在接见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的时候,明确

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 1997

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

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

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

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将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再现在

读者面前。二、标题的理解: 1、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

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2、以

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3、“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

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三、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níng jīng bó yǎn zhǔ zhì 凝重 紫

荆 停泊 掩映 世人瞩目 旗帜四、研讨课文: 1、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 明

确:(一)导语 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

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

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二是揭示全文主旨,

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三是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

主体部分的时间顺序奠定基础。 (二)主体 通讯主体部分采用的是时序结构与文学手法相

结合的方式。时序结构的特点是按时间顺序将事件的始末说清楚;文学手法则是在此基础上

增强文字表现力,增强可读性。 2、文章按时间顺序特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

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场景二:下午6点15分,在添马舰

军营东面的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场景三:子夜时分

举行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场景四:零点40分

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香港。 3、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

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明确:1997

年6月30日 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下午4点40

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

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威尔

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1997年6月30日 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

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

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

区升起; 1997年7月1日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4、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的事实时,还适当地运用了

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并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明确:4、7、11段介绍了一些背景

材料,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很

强,且突出了英国对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5、第

5段写到“不列颠尼亚”号和紫荆花的细节有什么意义吗? 明确: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日落仪式”的

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

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6、最后一句

“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是什么意思? 明确: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

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

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7、把这篇通讯改写成一篇新闻,你省略了哪些语言?体

会一下这些语言的好处。 明确:“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

动、形象、可感。“末任港督官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交待告别的细节,

事情的因果、始末交待的具体清楚。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

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到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

情的描写,但在这里交代,对“告别”的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五、文章主旨: 这则

通讯通过对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的回顾,证明了只有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我们

才不会被别人欺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阅读与写作上,要求学生了解消息及

特写性消息的特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上的技巧。《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写作背景: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在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水

稻杂交的研究。1980年~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

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担任首席顾问,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杂交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

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一方面,我们看到

了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给了袁隆平崇高的荣誉,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袁隆平作为一名农

业科学家,在进行农业科学试验过程中所付出的巨大艰辛,几十年如一日,执著地进行科学

实践活动。这期间有来自于同行的怀疑,有来自于实验失败的苦痛,更有来自于社会的打击,

尤其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更是受到史无前例的重创。但是,袁隆平仍然矢志不移地

进行他的科学实验,表现出一位科学家超人的素质和崇尚科学的品质。本则新闻正是集中表

现了袁隆平的这种精神和品质。二、课前热身: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xiān zhào ruǐ fán zh

í jìng shǐ 籼型 笼罩 雄蕊 繁 殖 大相径庭 矢志不移 bō jiǎo jié yāng jiě 坛坛钵钵 搅拌 劫后余生 秧苗 兵不解甲 2、重点词语解释: 大相径庭:比喻彼此相差太远。径,门

外的小路。庭,堂外的院地。 劫后余生:遇上灾难而侥幸活命。劫,灾难。 矢志不移:立

下志愿绝不改变。矢,发誓。三、研讨课文: 1、“听了向福财的话,袁隆平心情很沉重。”

袁隆平为什么心情沉重?明确:因为他认为自己是教农作物栽培学和遗传物种学的,没有培

育出适合山民种植的好稻种来,感到很惭愧,很自责。表现了他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育杂交水稻最重要的困难是什么?袁隆平是怎样解决的?明确: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

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袁隆平提出通过“三系”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 3、用

课文中的数字说明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4、概括一下,课文中选取了哪些典型事

例来展现人物形象的? 提示:作者在这儿选取了一系列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如写

袁隆平在看到向福财饿着肚子来回爬过四十公里山路换回稻种后,心情很沉重,从而开始思

考“怎样才能使人们不挨饿”的问题,表现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感。 5、本文是怎样通过具

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的? 明确:文中写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将劫

后余生的四钵秧苗发展到四分秧田时,他“像慈母似的守护在秧田边”;而当这四分秧田又被

扫荡一空,他在一口深井里发现了仅有的“几棵秧苗”时,他竟奋不顾身“把衣服一脱,‘扑

通’一声跳了下去”。这些细节描写,把一个遭受苦难而又执着追求理想、充满献身精神的科

学家形象活脱脱地勾勒了出来,令人久久难忘。 6、多种表现手法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生

动有力地解释和深化主题。四、文章主旨: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用事实说话,报道了袁隆

平在杂交水稻方面对中国和世界农业的卓越贡献。通过生动的细节,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

位纯朴、实干、敬业、执著的老科学家的形象,赞颂了袁隆平严谨认真、坚定执著的科学态

度和矢志不移、兢兢业业的科学精神。五、新闻和通讯的主要区别是: 1、新闻中的事实一

般是概括性的;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现实生活。 2、新闻叙述要简洁、明

快,篇幅短小;通讯则要有较细致的描写,往往还含有作者的议论,一般篇幅比较长。 3、新闻的时效性比通讯更强。【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

字注音。旗帜( ) 掩映( ) 瞩目( ) 展拓( )冉冉升起( ) 凝重( ) 2、找出下

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的港督府拉开

绪幕的。( ) (2)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秆。( ) (3)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制既

将告终。( ) (4)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暮中。( )

3、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现代新加坡之父李光耀:“1997年之后香港将遭遇什么?”

李光耀答道:“1998。”李光耀话语的言外之意是: 。4、下面句中加点成语使

用不当的一项是(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只有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无所不为的程度。

5、本文按时间顺序主要描写了四个场景,请写出文中表明时间和事件的标志性语言。 A、

B、C、 D、6、这篇课文是文学性很强的一则特写,文中许多

词语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且富有深意,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l)课文中“最后”

一词一共出现了多少次?认真找出来,并体会每一句中“最后”的含义。(2)课文中有两处

打双引号的词,分别是“日落余音”和“日落仪式”,它们分别用来形容什么呢?用“日落”一词,除了表明具体时间概念外,还有什么用意呢?与课文中其他用双引号的地方相比较,

学习双引号的不同用法。(3)仔细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文中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哪种

用得最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4)课文的题目中“不列颠尼亚”是船的名字,作者仅仅是

对一艘船告别吗?体会这种写法。 7、填空。作者在写到英方在告别仪式上降下英国国旗时

说:“一百五六十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

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

里作者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使用这一手法的作用是: 。 8、课文的语言庄重

而含蓄,全文最后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深刻的含义。“从海上来”是

指:;“从海上去”是指:。二、强化阅读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

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英国的告别仪式是

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这个曾居住过二

十五任港督的庭院。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

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

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

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 1885年

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

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9、用一句话概

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10“、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这句话的深刻涵义。 【试题答案】一、1、略2、(1)序(2)杆(3)

治、即(4)幕 3、香港平稳过渡。4、D 5、A——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降下港督旗;B

——晚上6时15分:军营广场降下英国国旗;C——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D——7

月1日零点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6、(1)略(2)分别用来形容降下港督旗帜时的号角声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英国历史上被称作“日不落帝国”,这里用“日落”一词,含蓄地点明了英国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结束。(3)(4)略7、对比,饱含对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结束的欣喜。8、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二、9、英国将结束对香港长达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10、香港被英国统治的历史将结束,一切将成为历史,就像港督府一样成为历史遗迹。

《别了,司徒雷登》

查看更多二年级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二年级作文
推荐访问:
作文 论文 简历 文秘 合同 文库 计划 总结 体会 报告 策划 材料 公文 礼仪 思想 党团 演讲稿 企事业 发言致辞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