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

2015-12-07 │ 二年级作文

篇一:中国传统节日大全,民间节日集锦

中国传统节日大全,民间节日集锦

新年/元旦

新年,即新一年的第一天或若干天,为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节日。世界各国,特别是古代都有不同的日期,现代世界多数国家为公元制纪年的1月1日。在中国古代,也称元旦,现代将“元旦”称为公历新年,将“春节”称为农历新年。当日,人们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庆祝。

大年初一/春节

大年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春节(Spring Festival)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 。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春灯节,是中国汉族民族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龙抬头节(农历二月初二)

龙抬头节,阴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也叫春龙节、春花节,郑州民间传统节日。民间传说在唐朝武则天当政时期,因得罪玉皇大帝而被罚三年无雨,人间河干沟竭,树枯苗死,人们难以过活。司管天河的龙王心中不忍,在二月初二这天私自给人间降雨,因而受到责罚。人们用炒熟的玉米花、豆子供献龙王,报答其救命之恩,因此感动了玉皇大帝,允许龙王继续为人间降雨。以后二月二祭龙王,相沿下来成为节日。

植树节 (3月12日)

“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或植树月,总称植树节。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动员全民植树而规定的节日。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清明节(农历四月五日前后)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节气是按照阴历制定的,阴历没有闰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Mother's 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父亲节(国际是6月第三个星期日)

父亲节是一年中特别感谢父亲的节日,每个国家的父亲节日期都不尽相同,也有各种的庆祝方式,大部分都与赠送礼物家族聚餐或活动有关。世界上有52个国家和地区是在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庆祝父亲节。

七夕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中元节又称“七月节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教师节(9月10日)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就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同意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著名人文学者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经权威部门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阳历),这个日子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庆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重阳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会都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为老年节。

国庆节(10月1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在我国,国庆节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节(亦叫腊八);腊八节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人们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蒜,是中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为庆祝该传统节日,历史上曾涌现出一大批专为“腊八节”创作的诗词作品,大诗人像杜甫、陆游等人都有为之热情撰写的力作;而且权高位重的帝王如道光皇帝也曾御书诗作,以示提倡。留存至今的大量描写腊八节的诗词作品和文人笔记,为人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们当时的社会习俗和人情物态,具有丰富的人文意义和民俗意义,它也为社会的民俗弘扬提供有益的借鉴和足资参照的系数。

除夕

除夕:读作chú xī ;英文: Chinese New Year's Eve,又称Lunar New Year's Eve。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冬至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谚语:冬至到,吃水饺,还有关于该节气的诗词和影视作品。

望果节(七、八月)

望果节是藏族农民欢庆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时间在每年藏历七、八月间,具体日期随各地农事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在青稞黄熟以后、开镰收割的前两三天举行。所以,望果节的日程都以乡为单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成熟情况由乡民集体议定。

哈节

哈节,又称“唱哈节” ,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的意思,是京族的传统歌节,通宵达旦,歌舞不息。哈节主要流行于广西的京族居住地区。哈节的日期各地不同,万尾、巫头二岛为农历六月初十,山心岛为农历八月初十,海边的一些村落则在正月二十五日。虽日期各异,但节日的形式与内容基本相同。京族“哈节”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依饭节

依饭节是广西罗城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每隔3-5年立冬后举行一次,为期一至三天。活动分为请圣、占牲、劝圣、唱神、合兵、送圣六部份。依饭节为仫佬族独有的节日,是仫佬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卡雀哇节

独龙族卡雀哇节流传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部独龙江流域的所有独龙族村寨。卡雀哇节是独龙江地区独龙族的新年,没有固定的日子,一般由各村寨长老在一年最后一月择一个吉日,一般在每年农历腊月底或次年的正月初举行,节期最短3天,最长9天。

吃新节

吃新节,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庆贺丰收并祈福来年丰收而举行的传统农事节日。大多在农历六月至九月间农作物成熟期间举行。节日期间将会举办与少数民族生活相关的活动,如西江千户苗寨的游方、仡佬族祭祀、侗族斗牛等活动。

下元节

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跳花节

跳花节是安顺苗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苗族英雄人物杨鲁兴起的,至今安顺北门外跳花山仍以其名命名。

颁金节(农历十月十三日)

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农历10月13日定为“颁金节”。

娱驴节

娱驴节,是在中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自治区每年5月春暖花开之际,形成了自发的娱驴节喜庆活动,藏民们用青棵酒、酥油茶喂毛驴,让毛驴休息一日,以示慰劳。利用这天举办娱驴节骡马牲口交易会,赶驴参加交易,同时举办物质交流大会,为春耕牧民提供生产工具、肥料。

插花节(农历二月初八)

插花节是颇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以云南省大姚县政府举办的节庆活动尤为隆重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当地彝族群众把从山中采回马樱花等鲜花,插在房门、农具等地方及一些神位上。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昙华山中欢聚一起唱歌跳舞,举行祭花活动,并且互相插戴马樱花,表示美好祝愿,祈祷人寿年丰。另外,布朗族插花节即泼水节。小年

篇二:传统节日简介

春节

节日来历: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新中国成立,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的习俗: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和倒贴“福”字、贴年画 、守岁、燃放爆竹、祭祖、拜年等。

春节传统食品:蒸年糕,包饺子等

元宵节

节日来历: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习俗: 吃元宵、放灯、猜灯谜又叫打灯谜、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

元宵节传统食品:元宵。

清明节

节日来历: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

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传统统习俗: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传统食品: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端午节

节日来历: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

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也称端五,端阳。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据闻一多先生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悬艾叶菖蒲、饮雄黄酒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传统食品:粽子又叫“角黍”、“筒粽”、雄黄酒

七夕节

农历7月7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所以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2006年5月20日,七夕被中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它最早的渊源可能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祭祀牵牛星、织女星,直到汉代,才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并且正式成为属于妇女的节日

节日习俗:穿针乞巧、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等

七夕传统食品: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中秋节

节日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月亮的礼俗,农历八月中旬,又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为了答谢神祗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

仪式和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后来祭月的成分便逐渐为赏月所替代,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并出现了赏月、吃月饼、赏桂、观潮等节庆活动。明清时期,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准备瓜果月饼,“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饼必须是圆的,瓜果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神和玉兔捣药等图案。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个成员。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人们互相馈赠月饼表达良好祝愿,很多人家还要设宴赏月,一片佳节盛况。

中秋节习俗:吃月饼、赏月。

中秋传统食品:月饼。

重阳节

节日来历: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老人节”。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至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据说,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寓意生命长久、健康长寿,所以人们把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重阳节的习俗:登高、吃重阳糕、插茱萸和簪菊花、放纸鹞 重阳节传统食品:重阳糕

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僳僳族刀杆节,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在节日会场的中央,竖起两根约20米的粗大长杆,上面像梯子一样绑上36把长刀作为横档,刀口向上,谓之刀杆。正午时刻,鞭炮鼓点齐鸣,五名僳僳族汉子身着大红袍,头戴蓝布帽,在刀杆下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跳上刀杆。他们双手扶握住上层的刀面,赤脚蹬着锋利的刀刃,勇敢地攀援而上,爬至杆顶,取出鞭炮燃放,一时间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爬杆者下来后,人们纷纷向他敬献美酒,能爬刀杆的人在僳僳族中很受尊敬。

回族古尔邦节

也称“宰牲节”,这一天要沐浴净身 ,室内焚香,斋戒半日。上午人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会礼,向麦加叩拜,请阿訇宰牲,将所宰牛、羊肉的一部分分赠亲友、济贫施舍。

圣诞节

是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节日。据《圣经》记载:未婚女玛丽亚由于圣灵感孕,在一个冬天的夜晚,生下了耶稣。基督徒们就把耶稣降生的这一年作为世界的开始,算是公元元年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就是这种纪年法,节日习俗:装饰圣诞树、制做圣诞卡、互送圣诞礼物。 巴西狂欢节

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的表演”之称。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举行三天。

习俗:规模盛大的桑巴舞游行中,一辆辆车身长达10米的彩车打头阵,车上装着高音喇叭,车顶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聋的欢乐鼓点,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动腰肢,跳着欢快的桑巴舞。成千上万的人簇拥在彩车前后,一边和歌手一起歌唱,一边随着节奏跳着桑巴舞。

感恩节:

在美国,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举国同庆的感恩节,规定从这一天起休假三天。即使远在异乡的美国人也都要在节日前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

节日习俗:这一天家家烤火鸡,烹制玉米食品,人们欢唱歌舞,通霄达旦。

中国:代表人物:毛泽东,标志性建筑:故宫;英国:代表人物:牛顿,莎士比亚,标志性建筑:白金汉宫;美国:代表人物:华神顿,标志性建筑:自由女神像;法国:标志性建筑:凯旋门,代表人物:拿破伦;俄罗斯:标志性建筑:克里姆林宫,代表人物:普西金;日本,标志性建筑:东京塔,代表人物:明治天皇,意大利,标志性建筑:比萨斜塔,代表人物:旦丁,韩国,标志性建筑: 青瓦台,代表人物:潘基文;印度,标志性建筑:泰姬陵代表人物:甘地;巴西,标志性建筑:国会大厦代表人物:球王贝利;南非,标志性建筑:比勒陀利亚联合大厦,代表人物:曼德拉,埃及,标志性建筑:金字塔,代表人物:穆巴拉克;德国,标志性建筑:柏林勃兰登堡城门代表人物: 爱因斯坦

篇三:怎样看待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

怎样看待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

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名存实亡的困境,这是必然的吗?

多年来人们就一直在感慨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而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所置换以后,节日经济以及由此被挑起的民众度假消费狂潮便成为最为壮阔的时代景观。节日观上的“政治正确”常常把我们的思维引向民族救亡法庭上了无新意的正义判词,似乎本土节日的式微都是外来洋节搞的鬼,于是,有了2005年圣诞节前后冒出来的“保卫春节”一类的盛世危言。关于本土民族文化价值应该如何保护的问题,人们已经争论了至少100年,而且还将继续在同一个层面延续下去,这遮蔽了问题的要害。

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节日,都打上了太多全球化时代的商业烙印。上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丹麦等在内的欧洲国家就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化时代的消费文化的渗透伤透脑筋,并试图以弘扬本土文化价值来加以抵御——结果如大家所见,收效甚微。

从表面上看,当代中国西方节日的盛行的确有很大的“文化自我殖民”的嫌疑。一个黄皮肤讲汉语的中国人在没有任何宗教原由的情况下热衷于过圣诞节的确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是,正如我们大量采访所显示的,对于大多数漠视本土节日而推崇洋节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完全不知所以然的圣诞节也和诸如好莱坞大片、可口可乐、LV和NBA等一样,其实只是一件来自西方的时髦的消费品。西方文化符号本身所具有的特定意义,已经被消费主义的欲望搅和得面目全非了。

我们变得越来越不知道为什么要过节了。我们知道并期待的可能只是一次减压的好睡眠或假期,只是一次疯狂购物或消费的好理由,只是一次彻夜狂欢的借口或者甚至只是一种用来表明自己时尚态度的符号,当然不用说,节日更是一次商业促销的良机或一个拉动内需的杠杆......所有这些,已经使我们节日的文化气息变得非常稀薄,而节日在强化人的文化认同意识方面的仪式功能正日渐丧失。

所以,如果说,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需要保护和捍卫的话,那么其假想敌不是圣诞节这样的舶来节日,而是全球化时代所有那些令传统价值遭受致命打击的东西。

好好过节吧,认真做一回我们自己。

18位意见领袖的节日观

回溯传统,中国人的本土节日意味着纪念活动,或团圆、或庆祝、或祭祀,春节之后的“土节”依次有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七夕情人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等,阳历节日一般是纪念日,如植树节、劳动节、儿童节、

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此外,中国人近年来还热衷过“洋节”,大致有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复活节、万圣节等。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份调查显示,53.6%的年轻人过“洋节”是为了“找个快乐的理由”;对于“洋节与中国传统节日有何区别”,57.1%的男性认为“中国传统节日停留在吃、穿等物质享受层面上,而洋节更注重精神的交流”,60.7%的女性认为“洋节轻松自在,中国传统节日过得累”。

今日中国,平均每月便有两个节日,人们是怎么对待这些节日的呢? “事实上,它只是让中国人找了个可以狂欢的理由,它的功能就是提供一个机会,并没有改变人的观念。以后也不会出现只过圣诞不过春节的情况,因为人有一个历史传承。”(采访/吴炜)

因为经中西节日文化内涵被抽空 消费大潮冲淡节日温情

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来的各种洋节,其文化内涵都被抽空了。我们离不开节日,不忍心看到所有节日都沦为购物节、吃饭节,我们需要在传统之中找回彼此交流的底气。

文/王建

通过对该村传统庆典活动存在状况的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同时在了解的过程中,又了解到

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当我们告别农耕社会奔赴工业社会之后,传统节日在工业大生产时代功能开始式微,西学东进,西节也迅速在这片土地上枝叶繁茂起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头!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似乎已经成了光辉的“中国节”,商家的精明造势加上年轻一代的盲目追随则推波助澜——传统节日渐行渐远,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西方节日来势凶猛,但硬要说它们像当年的坚船利炮那么可怕或许有点夸大其词。西方世界的节庆文化虽然在基督教诞生之前就开始萌芽,其真正壮大则是在基督教君临天下之后。自利玛窦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利用儒学经典在中国传播圣经算起,基督教来中国已经四个多世纪了。

相比之下,中国传统节日却没有得到有力保护。1949年以后,大多数节日都被视为封建残余而废除,幸存下来的也只有春节、端午和中秋,其中只有春节被列入了法定节假日。1949年以来我们的全民放假日只有7天,直至1999年国务院发布《全国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才增至10天。这样的水平与中国宋代的69天、 日本的15天、 韩国的16天、澳门的22天和美国的23天相比,明显过于低下。传统节日的被贬与洋人节日的嚣张构成了这个时代最戏剧化的景象。

出生在20多年之前的人还依稀记得每天翻页的老皇历上详细标注着的时令和节日的日期。翻开当下的很多日历,传统节日只剩下了春节。中秋、元宵花灯、清

明祭祖、端午悼念、七夕乞巧、重阳敬老、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重要的节日都从日历上消逝了。同时消逝的是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那些有着上千年辉煌和浪漫的仪式,后人难道只能在古籍中体验?

不能否认传统节日如今确实存在水土不服的成分,但如若将之视为敝屣立刻投入洋节的怀抱无异于挥刀自宫。节日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调剂,更是维持民族认同感的纽带。有趣但也让人不爽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美国的教师节、中国台湾和香港的教师节,都是定在孔子诞辰日,即9月28日,我们自己却有意回避这一天。

为什么洋节大行其道而传统节日冷冷清清?学者们认为这是文化自轻和自我殖民。近代历史留给国人的不止是无尽怨怒,还有根深蒂固的自卑。落后与挨打成了人们对近代历史的习惯性总结,麻木自卑甚至憎恨因此成了大多数人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

人类本身只是进化树枝上一个偶然分杈,人类历史背后的如铁规律不过是人类中心论调支配下的一种癖好,现代化进程也不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无法避免的归宿,更不可能成为解救人类的“上帝之城”,相反现代化进程所具有的侵略性对人类“文化生态”的打击却可能是毁灭性的。在这个看上去有点在劫难逃的境遇中,无论是中国传统节日,还是外来的各种洋节,其实都被抽空了,成为徒有其表的摆设而变了味道。比如圣诞节到了我们这里也就是一个消费日,或者时尚标签,不至于对中国传统节日造成多大的威胁。真正的危险反而来自我们自身,像中秋节这样温情的节日,却成为月饼商人炫技卖乖的秀场和无良政客们腐败和投机钻营的通道。

费孝通曾经提出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应有这样的文化胸怀和文化志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样的理想同样可以用来表达我们对待节日的态度,不卑不亢。在文化认同感严重缺乏的今天,不是变着法儿打着节的旗号来赚钱来消费,而是带着虔敬之心认认真真过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或许才是我们的本分。

节日假面下的诸神狂欢

节日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着一个人的文化身份,并以仪式化的方法维系着人与传统的关系。在全球化想象共同体下,人类的许多价值都在趋同,而节日可能是保持人们文化认同感的最后一道壁垒了。维护传统节日,并不是要以一种简单的排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姿态,来抵御圣诞节等洋节的“入侵”,并御洋节于国门之外,而是要防止全球化浪潮所造成的民族文化价值的空壳化、商业化倾向。

文/李国庆

即便我们早已丰衣足食,奔跑在小康的大道上,不再期待春节海吃胡喝一顿,甚至可以随时去亲吻欧洲的空气,东京的潮流,纽约的时尚,香港的迪士尼,但我们对于节日的渴求仍然处于某种饥渴状态——圣诞,元旦,情人节,元宵节,万圣节,中秋节,春节,愚人节,重阳节......时下节日之多堪用洪水猛兽这个词来形容,但人们对于节日的钟情并没有因为进入“娱乐至死”的诸神狂欢年代而有所消解。我们仍然有着绝对超全球化的姿态,对于传统的、舶来的、自定义的节日都乐此不疲,兼收并蓄。

让社会学家们不安的是,至少从表面上看,传统节日已呈末路狂花之势,而舶来的节日却甚嚣尘上,如此的此消彼长,自然会引发知道分子们振聋发聩的“保卫春节”宣言!

过中国节

“所谓节日,就是大家在这一天放下手中的工作,放下心中的烦恼,高高兴兴地欢聚一堂。唱唱歌,跳跳舞,更少不了吃点喝点。当然,对于我这种不爱凑热闹的人来说,过节更是一个读书的好日子。”沈宏非写过一篇《过节》,文章开宗明义地谈论节日的精神意义。

这样的解读有些平淡如水,歌舞升平,有华丽的精神意义,惟独缺失正面临着欲望消费冲击的物质意义,难以穿刺节日在中国的内核,对于喜新厌旧的中国人来说,节日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也伴随着全民超女或周杰伦口齿不清的歌声在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前的节日意义与今日之意义绝对不可同日而语。随便找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都会告诉你春节的意义是可以穿新衣,吃大鱼大肉。问问六七十年代生人,他们会告诉你春节的意义是放鞭炮,春节联欢晚会,回家过年。再问问80年代后,他们会告诉你春节的意义是relax,旅游,打机,收压岁钱。

当全球都戴上一顶滑稽的圣诞老人帽子时,也隐喻着中国节正处于日益式微之势。我在Google上搜索到的中国重要传统节日有20个,包括中和节(二月二)、上巳节(三月三)、天贶节(六月六)、夏至节、七夕节、冬至节等,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些节日的名字都鲜有所闻,更不用说参与其中,逢节必乐。

所以,专家们很焦虑,觉得现代人已经遗失了传统。因为这些节日与我辈中华传人、龙子龙孙们都有着传承的渊源,例如与日月时令交会有关的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上巳节、清明节、天贶节、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而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中国的传说、神话和宗教。

由此从根源上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乃至传承发展,都植根于千年的农耕文明,亦符合专家们慷慨陈辞的三大特征: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中国农历历法为其刻画出具体的时令节点;中国人至为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排除了这些时令节点之于古人的外在性和偶然性.

63

| 评论(4)

其他答案 共5条

2008-7-19 10:25 SHI去的草人

| 一级

节日在近代中国的演化与西学东渐有着直接的关系。西学东渐并不是文化传播规律上的引进与吸收,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列强武力征服下的一种文化推销。从社会性质上讲,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社会开始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近代化开始了艰难的历程。同时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文化消费等也一并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甚至改变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节日开始向近代化演变。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近代节日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1840-1895年:近代节日演化的起步期

1840年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创痛最深的时期,对中国人的心灵来说也是创痛巨深的时期。在这之前,中国人还沉醉于“天朝大国”的骄虚美景中,不仅对外部世界不了解,甚至禁止人民了解外部世界。当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叩开中国的大门时,中国人发现一向被我们鄙视的“夷狄”竟是如此的强悍,他们的“船坚利炮”斍打得我们措手不及。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中,这些西方列强都是凭借手中的“船坚利炮”,在只有区区数万人的情况下横行中国大地,逼迫腐朽的清王朝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攫取中国的各种权利。这一时期在中国人的文化观念中,“天朝上国”“夷夏大防”的观念还很牢固,尽管受到西方观念的影响,但在时人的心目中中国的落后只是器物不如人,我们的文化还是远胜于西人,因此学习西方只限于器物,即武器、机械等,文化的保守思想还非常浓厚,在思想文化层面传统文化仍占据主流。因此张之洞所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谓当时思想界的共识。

但随着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领事馆、开埠通商、传教、兴办教育、开矿等规模的扩大,在中国生活的西人越来越多,西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不可避免地也带人中国,能够给中国人民直接带来新鲜空气的就是节日习俗。尽管这一时期在中国的城市、农村、沿海、内地还基本上延续自古传承下来的节庆习俗,但由于受到西方风俗习惯的影响,中国的节日习俗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变异。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西方节日习俗的最大特点就是节日娱乐性强、民众的参与意识强。如我们所熟知的欧洲的狂欢节、圣诞节、情人节、德国的啤酒节等,基本上都是民众的集体狂欢,鲜有宗教色彩,很少背负道德伦理的内容;但中国的节日却与之相反,几乎每一个节日都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中国传统节日也受到影响,节日的娱乐活动开始受西方影响,渐渐兴盛起来。如元宵灯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近代以前,一般的商人是不允许放灯的,但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这一情况开始有所变化,清廷允许一般的商人在元宵节随意放灯,实行官民同乐。清明节,民间俗称鬼节,一般只是扫墓祭奠亡人,很少有娱乐活动;但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变化,民问兴起了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之所以说这一时期是近代节日演变的萌芽期,就是西方的一些节日开始影响中国,特别是宗教节日。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开始从中国东南沿海向内地传播,传教人数越来越多,基督教节日也开始在民间社会出现。尤其是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的“拜上帝教”,吸收西方的宗

传统节日

查看更多二年级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二年级作文
推荐访问:传统节日课文 传统节日课文二年级下
推荐文章
作文 论文 简历 文秘 合同 文库 计划 总结 体会 报告 策划 材料 公文 礼仪 思想 党团 演讲稿 企事业 发言致辞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