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2016-02-12 │ 初一作文

篇一:周恩来事迹有感

总理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成长

——观电影《一号目标》后随笔 初一(21)班 张昊雯 2016年11月26号的晚上,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一号目标》。电影内容主要讲述了我们敬爱的建国伟人周恩来总理在新中国成立前被国民党反动派锁定为一号监视目标并与之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反映出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和周恩来总理的足智多谋、高风亮节。在这之前,我们还听了学校的黄校长说了关于周总理的许多事迹,让我们所有同学都十分敬佩周恩来总理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周总理真的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他为人诚信友善,对国家、对人民更是忠心耿耿。

他从踏上革命道路,就以民族为重,就以劳苦大众为重,革命生涯及建国后当总理那么多年,自己没有一点积蓄,也没有一儿一女,把自己的心思完全的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他不小心把要保护的对象——中共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情报工作者熊向晖同志的身份给暴露了,自己会主动写信向上级禀报,并运用智慧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迷惑敌人,最终使敌人未能发觉丝毫,顺利的保护了我党的优秀的情报工作者的身份。

听黄校长讲述周恩来总理的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说他有一次在一饭店请客人吃饭,等到饭后结账,饭店经理本不打算收他的钱,周总理一定要给,说他和普通人一样,做什么事都要和普通人一样,所以,经理就让他给五块钱,然后总理说这么多菜怎

么可能才五块钱呢,接着又给了五块,之后便走了。后来,有个人拿着一个信封过来给饭店经理,说这是周总理带给他的,里面是总理上飞机之前给的十块钱,经理赶忙让店员核算钱数,一共九元五角,而总理足足给了二十元啊,多给了十一元五角。这个小故事虽然很微不足道,但是足以让我们能够深刻领悟到总理平时对待事情的严谨、细致、认真的生活作风和伟大情怀。

在参观周恩来总理纪念馆时有这么一段介绍,讲述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时候,联合国特地为他降了半旗,这在国际上是非常高的礼遇了。有些国家表示不服气,说他们总统去世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礼遇,为什么一个中国的总理却享受到这么高的礼遇,就听联合国秘书长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而周总理就是充分体现这个文明古国里博大精深的民族道义和友好合作的国际情怀的最典型的国际形象,他当总理却没有一点积蓄,没有一儿一女,谁可以做到他这样,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

周总理他处处别人着想,他待人友善,他心思缜密,他勤俭节约,他工作认真,真的,从他的身上折射出无数光芒......

他是一个值得让我们去尊敬的人,让我们知道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周爷爷,有了你们这些无数的伟大革命者的英勇付出和牺牲,才有了我们新中国;有了你们这些艰苦朴素、为民族崛起而拼搏的精神,才使得我们国家和民族不断的繁荣和富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和快乐。我们在你的光芒里幸福的成长......

周恩来事迹有感

初一(21)班 高菁悦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这名字中国人无人不晓,在他逝世后的现在,我们仍被他的精神品质所打动。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淮安人,我们重温周恩来,绝不仅仅是一种缅怀,我们提起的,是毫不褪色的人格话题。

在学校组织的周恩来事迹报告会上,我们了解到了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事。周恩来是值得我们世代学习的楷模,他的一生不断进取,追求真理。周恩来爷爷从小就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年仅13岁,他就确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坚定信念,周恩来还是一位伟大的领袖。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他总是一丝不苟,他爱民如子。无论何时他都是在为我国的解放事业做努力,不仅如此,他同时还是一位节俭的人。在周恩来一生中,只有几件衣服,来来回回反复地穿,有几件都破损了,他依旧如此,死后花了5000元,还交了党费。听了这几个事迹,我对周恩来爷爷只有无上的敬意。

周恩来一生抚养了无数个孩子,但没有一个是他的亲生儿女,他的品质是令人敬佩他的人格中外称颂,他的功绩流芳百世!

周恩来和邓颖超,这对伟大的革命情侣没有留下子女,没有留下财产,但他们的品质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无私无财无子女,有德有仁有情义。这是对我们开国总理周恩来一生的总结。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理应向周总理学习!学习周爷爷的节俭,积极进取,严谨认真的人格魅力。努力的学习,有朝一日向周总理一样为国效力。

周恩来事迹有感

初一(21)班杨娜

大家应该都知道周恩来吧!嗯,周恩来同志为了祖国鞠躬尽瘁,这是非常令我佩服,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向他学习,现在就让我讲一些恩来同志的故事给你们听听吧!

在他十二三岁的时侯,学习勤奋、刻苦,经常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而且太多问题都是关于国家的问题,很想为祖国做出一些有用的事来。有一天,魏校长把同学们叫到一起,问同学们读书为了什么?同学们纷纷回答,有的同学说:“为了能给自己将来找条出路”。还有的同学们说:“为了能发财致富”。还有一个同学说:“为了帮助父母記帐”。然而只有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时恩来说完,老师好同学们都惊呆,觉得恩来这么小的就能说出这种话来,还能这样的勤奋刻苦学习,就想要为祖国做贡献了。

还有一次,他中学即将毕业了,下定了救国的决心,要去日本留学。但他家境贫困,没有足够的旅费,直到毕业时,他品学兼优,向老师和同学筹措旅费。老师很快就答应了,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旅游费很快就凑齐了。在将要离国时,恩来同志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诗篇,这首诗表达了他刻苦钻研,愿意改造祖国、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情怀。

周恩来同志就怀着这种激情、慷慨辞国、告别祖国、留学日本。没有任何的委屈和埋怨,也没有一丝的后悔与放弃,我们应该向周恩来同志学习,“鞠躬尽瘁,奉献于祖国”!要发奋努力,要学习周恩来精神,发扬周恩来品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事迹有感

初一(21)班赵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听到这句话的我,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他那张慈祥温和的脸,耳边不禁回想起他那和蔼动听的声音,思绪不禁串成一条链,回忆他的丰功伟绩,他就是伟大的国家总理—周恩来!

周总理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做事一丝不苟,认真严谨,从小励志报国,令人们敬佩!11月26日下午,学校礼堂开展了一场关

篇二:周恩来感人事迹

09级电子系物理学 方艺梅 120091001130

周恩来感人事迹

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总理的故事16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

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

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青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

兴中华的伟大志向。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同学们,你们现在是学生,你们有什么样的志向啊!我想,我们应该向敬爱的周总理学习,从小立志。立志就是树立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坚持不懈,奋斗不止,为人民,为国家做出贡献,这样一生才有意义。周恩来小小的年龄,为什么能有这样伟大的志向呢?俗话说,从小看大。周恩来小的时候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在后来的学习他又善于思考,加上他的家庭渐败落,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和社会的淡泊,也看到了那时社会的黑暗。他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地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志向,带领中华腾飞。

二、总理的不搞特殊自然使我们受感动,受教育。但对我触动大,感动不已的,还是他搞特殊化的时候。

周恩来夜间常在人民大会堂开会、接见、处理国际事务或国内大事。按当时

制度规定,夜里11点以后,可以吃夜餐。夜餐两菜一场,有夜餐补助,每级干部补助多少钱有明确标准,按这个补助标准,夜餐实际上可以不交钱。不到夜餐的钟点,在人大会堂就餐都应交钱,并且定有交钱的标准。高级领导人交8角,我们秘书工资低,交2角5分钱。 可是,总理在人大会堂吃夜餐,坚持照白天的标准,交8角钱。我们不好办,人大会堂也不好办,因为夜餐有补助,明文规

定了的,交钱也不好下帐。我去向总理汇报解释:"总理,夜餐补助是明文规定的,你不要补助坚持交钱我们不好办。你一向反对特殊化,你这么做也是搞特殊呀。" "是有点特殊化。"总理点头承认,"这是因为我的情况特殊。我一般是白天休息夜里办公,人家是夜餐我是正餐么,怎么能享受夜餐补助?" "总理,我不能接受你这个道理。"我坚持意见,说:"你睡眠那么少,一天只有三四小时。如果夜餐算正餐,那么白天就餐应该算夜餐了?那以后白天享受夜餐补助。" "白天怎么冒出来了夜餐?讲不通么。你不要给我搞特殊。"总理挥挥手,"你去吧,就照我说的办" "就许你搞特殊,不许我搞特殊……"我小声嘀咕着退出来。有啥办法呢?只好按总理的要求去付款。在我跟随总理的几十年中,这是总理唯一一次"强词夺理"地闹特殊。

三、 随着年龄的增大,总理工作量不减,饭量不减,但是变化还是在悄悄发生……

总理喜欢和群众一道吃饭。在田间地头,他与农民一道吃饭;在工厂矿山,他与工人一道吃饭;在招待所、饭店,他喜欢和服务员一道用饭…… 那是"文化大革命"中,总理陪外宾外出参观。那几天他吃饭很费力,吃得慢,吃得少。我认为这是睡眠太少,过于劳累造成的,心里很犯急。

记得是在参观大寨的前后,在一次行动前,我感觉他有什么事要说,但没最后拿定主意。想到他吃饭的费力,我忙问:"总理,你身体不舒服吧?" "不,我身体很好……"总理说得肯定。但我太熟悉他了,我能感觉出那种看不见听不出的异常。"总理,你有什么事吧?" "嗯,"总理略一沉吟,望住我,用商量的语气说:"这次活动,吃饭要一起吃。你看,能不能设法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 "可以。饭都是盛好了才端上来么。" "搞特殊了。"总理笑了笑,有些不安和苦涩。他忽然轻轻叹出一口气:"唉,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

总理发出这声轻叹时,我看清了他变得灰白了的头发;曾经英气勃勃的脸孔已经血肉耗尽,脸孔和脖颈的皮肤松弛下坠,并且出现了老年斑;他那威武明锐

的双眼也深深地凹陷下去…… 我鼻子一酸,眼前模糊了,赶紧把脸转向一边。

“我的牙齿已经全松动了……把我碗里的饭弄软一些,”这就是总理犹豫再三才说出的“特殊”要求啊!我没有忍住泪,慌忙退出屋。我哭了。一个人悄悄地哭了……

四、周总理最后的日子

1972年5月,周恩来在检查身体时发现尿中有癌细胞,随后被确诊为膀胱癌,但他不仅继续担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繁重工作,而且承受着来自党内外巨大的政治压力,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批判极“左”思潮、“组阁”、“反对经验主义”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在毛泽东的支持下,逐步推举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成为自己的接班人,为中国今后的前途和命运作出了重大贡献。

到了1975年秋天,周恩来的病情有了新的发展,即由原来的“移行上皮细胞癌”转为“鳞状细胞癌”之后,恶性程度更高了,并很快扩散到盆腔内临近器官、腹腔内脏,继而转移到全身重要器官。他基本上处于卧床不起状态。大小便已开始在床上解决,进食主要靠鼻饲,偶尔在病床上喝一点汤汁及茶水。 从11月下旬起,他身体已十分虚弱,连躺在床上大小便也没有力气,要依靠别人将他身体托起把便盆塞进身体下面去才行。后来,消化道发生部分梗阻,由鼻饲管通过“蠕动泵”输入胃肠道的营养物质不能往下运转,引起腹部胀满不适,只得改为每天静脉输入抗菌素治疗药物,同时输入必要的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热

量需要。但是,大剂量的各种广谱抗菌素的反复使用,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大便量与次数明显增加。进而发生全身性霉菌病,导致持续高热不退,心脏和肾脏功能衰竭,使本已十分复杂的治疗工作变得更加艰难了。由于全身免疫系统功能已面临崩溃,抵抗力极度下降,癌细胞在体内更肆虐。它们每时每刻在吞噬着周恩来的五脏六腑、骨骼与肌肉,由此引起全身各处难以忍受的疼痛;镇静药物和止痛药品几乎已失去了作用;满脸胡茬,更显出虚弱憔悴的病容。那双令敌人望而丧胆、使同志倍感亲切的眼睛已不再炯炯有神。他的体力非常差,呼吸与脉搏也很弱;说话声音轻微,生命处在垂危之中。”

周恩来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术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动一次手术。只要身体尚能支持,他仍继续坚持工作。这一时期,他除了批阅、处理一些文件外,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会见外宾63批,在会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在医院召开会议20次,出医院开会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谈话7次。 从1975年6月以后,周恩来由于癌症的折磨,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下了30.5公斤。他清醒地估计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半年”的时间,但他依然继续顽强地工作着,同病魔、同邪恶势力进行着最后的搏斗。 从12月中旬起,终日卧床的周恩来已无法进食,所需要的食物由医护人员用管子直接灌入胃里。这时周恩来的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进食、输血、输液、排液……以至连翻身都受到限制。为了减少周恩来的痛苦,医生不得已使用了安眠药和止痛针。但是,不时袭来的剧痛,仍使周恩来常常浑身颤抖,大汗淋漓。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他仍表现出高度的自制力。医生张佐良回忆:“总理用的止痛药,开头打一针可管上四五个小时,后来管两三个小时……他疼得实在不行时,就把我叫进去,说,我很疼,能不能哼一哼,叫唤叫唤。听到这里,我的眼泪都掉出来了。我说,总理,你现在愿意怎样就怎样吧!”护士许奉生说:“这时总理是很痛苦的,可他从来不哼也不叫。有一次他正睡觉,一下让病痛惊醒了,就问,我喊了没有?我们说,你叫叫没关系的,如果你疼,你就哼哼,就叫,没关系。他摇摇头。” 12月20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周总理就昏迷了过去。1月7日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1976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篇三:周恩来总理的资料

周恩来总理的资料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地,回国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曾参与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战争,并指挥长征,西安事变中,他代表中共中央与中国国民党签订合约,共同对日作战。自1949年起任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76年逝世,1949年至1958年间兼任外交部部长。

周恩来的故事很多,感人至深的也很多,无论从哪件事来说,他都不失一个大国总理应有的风范和巨大的人格魅力。

周恩来的小故事——当日事当日毕

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锄禾、 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读着、读着,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但他总觉得没有透彻领会诗的意境: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 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的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

的呢?”

蒋妈妈很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成的。稻子浑身有一层硬硬的黄壳。它的一生要经过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脱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这碗大米饭,可真不容易啊!”周恩来惊讶地说。

“是呀,这十多道关,也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这香喷喷的大米饭是种田人用血汗浇灌出来的。”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蒋妈妈一番深刻的教诲,不仅加深了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更激励他勤奋学习。为了过好习字关,他除了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坚持每天练一百个大字。

有一天,周恩来随陈妈妈到一个路途较远的亲戚家,回来时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风尘劳累,年幼的恩来已精疲力尽、呵欠连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但他仍要坚持练完一百个大字再休息。陈妈妈见状,心疼不过,劝道:“明天再写吧!”

“不,妈妈,当天的事当天了!”周恩来说服了陈妈妈,连忙把头埋在一盆凉水里,一下子把瞌睡虫赶跑了,头脑也清醒多了。 一百个字刚写完,陈妈妈一把夺过恩来的笔说:“这下子行了吧,快睡觉!”

“不!”周恩来仔细看完墨汁未干的一百个大字,皱着眉头认真地说:“陈妈妈,你看这两个字写歪了。”

说着,周恩来白嫩的小手又挥起笔来,把那两个字又写了三遍,直到满意这止。

周恩来的小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1912年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

魏校长讲到精彩年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魏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走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周恩来的小故事——与小扬眉的故事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

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急得哭了。周恩来同志马上解下自己的伞包给小扬眉背上,还亲切地鼓励她说:“孩子,不要哭,要像你爸爸那样勇敢、坚强,同困难和危险做斗争!”

大家看到周恩来同志不顾自己的安危,把伞包让给了小扬眉,都要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

就在这时候,飞机冲出了寒流的包围。在阳光的照射下,冰甲开始融化了,整块整块的冰哗哗地往下掉。飞机渐渐升高了,继续快速平稳地向前飞行。“咱们脱险啦!”机舱里一片欢腾。从小事上反映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我们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就是道德的典范!

周恩来的小故事——智对基辛格

1971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为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秘密访华。在一次正式谈判尚未开始之前,基辛格突然向周恩来总理提出一个要求:“尊敬的总理阁下,贵国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成果震惊世界,那具女尸确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啊!

关于周总理的故事

查看更多初一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初一作文
推荐访问:
作文 论文 简历 文秘 合同 文库 计划 总结 体会 报告 策划 材料 公文 礼仪 思想 党团 演讲稿 企事业 发言致辞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