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南京参观学习考察报告:没有终点的旅行

2020-06-19 │ 考察报告

篇一:赴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考察报告

赴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考察报告

桐乡凤鸣同福初中 易雨林

为了解、学习他校先进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经验, 9月21日我们第三期领雁培训班学员同领导一行53人赴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参观学习。这所小学是继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思想、弘扬行知精神的园地。我们先参观了校园,随后聆听了行知小学杨瑞清校长三个多小时的报告。

走进南京市浦口区五里村行知小学校园,那大大的“博爱、自爱、真爱、会爱”八个字直入人心。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一阵阵琅琅的读书声打破了乡村校园的宁静。

杨瑞清作为一个农村教师,农村校长,二十多年坚守在农村小学。他尊敬陶行知,敬仰陶行知,热爱陶行知,从内心里认同陶行知思想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中国教育依然具有普遍价值,具有新鲜的活力,立志传承行知思想。他借鉴陶行知的“大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提出了“乡村大教育”的思想,人人办教育,人人受教育,他还提出“赏识教育”,通过实行“赏识教育”,他们做到了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他要让他的学生也要受到最好的教育,要让他的学生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他从事乡村教育二十多年,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的办学模式;他开展的赏识育人模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誉为“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

参观考察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想想我们自己曾经的努力和杨瑞清校长的坚持比起来真是微不足道,我们要像杨瑞清校长学习,学习他那种执著办教育,热爱学生的好品质,学习他的做人原则:躬于时间,勤于读书,善于交友,勤于思考,乐于动笔。我们要立足本职,放眼世界勤学习,多思考,把行知精神带回本考察归来,每个人的收获是沉甸甸的,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着对杨瑞清的敬佩与仰慕之情,每个人都在思考着我们的教育该向何处去。我就工作于农村中学,也同样面临着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与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等诸多问题,如何来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使农村中学的教育质量再上新的台阶?这是每一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都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杨瑞清所走的行知之路无疑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首先,我们要学习杨瑞清“人生为一大事来,干一大事去”的执著精神,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乐教,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努力做一名业务精湛、勤勤恳恳的优秀教师。同时,我们的教育管理者要充当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合适的土壤以及温暖的阳光,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充满成就感和自豪感。

其次,我们要学习杨瑞清勤于读书笔耕、善于思考创新的敬业精神。杨瑞清在二十年里写下二百多本教育日记,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写二本日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动笔,去思考。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不均衡,即使是城区学校,发展也不均衡,村小与乡小的差别更大,且绝大多数属于薄弱学校,这些学校要想在夹缝中求生

存、求发展,就必须走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之路,办出学校自己的特色。只要认准目标,勤于实践,不断总结,像杨瑞清那样“立大志,做小事”,把小事做深、做透、做到极致,也一样能走出困境,创出辉煌。

第三,我们要学习杨瑞清以人为本、爱满天下的赏识教育模式。农民的孩子生活条件差,视野狭窄,对外界的信息了解不多,往往会出现自卑的心理,如何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够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杨瑞清的回答是:教农民的孩子要学会赏识,在小学校里做大文化。杨瑞清从孔子的“仁爱”、孙中山的“博爱”、陶行知的“爱满天下”以及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中感悟到,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爱”!学会赏识就是要学会爱。教育的本质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会爱,于是,杨瑞清把斯霞老师亲笔题写的“学会赏识,爱满天下”作为行知小学的校训。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爱优秀学生是每一位教师的共性,爱后进学生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技艺和耐心,不仅要懂得爱,更要会爱。要让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个良好的“花苞心态”。要学会等待,因为迟开的花朵也许会更美丽,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能够去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的潜力,理解学生的个性,包容学生的差异,激励学生的长处,提醒学生的缺点,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总之,南京之行,感受颇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爱心来感染学生。用花苞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迟开的花朵也会美丽。真正让农村的孩子能赏受到教育的力量。好好工作,教好书育好人。

南京考察报告 (参观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有感)

2010年3月15日,我十分有幸能和领雁工程培训班的学员们一起来到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参观。说实话,此前,我对这所学校并不熟悉,只知道这所学校很有名,具体为何有名却不得而知。然而在一天的参观后终于有所领悟:这所小学就是继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知思想、弘扬行知精神的园地。

由于我们是从后门口进入学校的,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幢宿舍楼和浴室,让人感觉有点奇怪,但随着讲解老师的出现和引领,我们一点点深入学校内部,学校的面貌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首先是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幢幢灰瓦白墙,淡雅素净,让人感觉学校和大自然和谐成一体。原来这是幼儿园部,我们来到时小朋友们正在安静有味地吃午饭,我们不好打扰,就在外面欣赏他们的班级布置,每个班各有特色地突现着本班文化。紧接着我们来到小学部的教学大楼,功能教室等,一一认真观察、体验。在整个校园中,陶先生的名言警句遍布,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等,让我们感到陶行知先生的思想无处不在。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的签到板,学校所有教师的姓名都在上面,而每个名字的下方都是教师每天到校时的签言:师生互动心连心。我不禁感叹:就这一教师每天的小举动却尽显学校的大教育人文思想。而签到板的上方是学校的校训:还能更精彩(The best is yet to be)!还有“教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的话语,同时背景图是学校的荷园,再配上学校的卡通形象标志,好一幅生动的壁画,给人以无限的智慧遐想。行知小学处处洋溢着一种清新和谐的教育氛围,让我久久沉浸其中……

下午,我们聆听了杨瑞清校长《走在行知路上,创造精彩人生》的报告。首先,杨校长给我们介绍了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创办学校的历程,紧接着是陶先生的思想格言,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在生活教育的指导下,陶先生深信“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过程已经过去,新时代的学生应是:“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同时我们要做“人中人”,我们要知道“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而这句话,杨瑞清校长是真正的身体力行了,从他发掘和引进学校的“荷文化”,“枣文化”,“柿文化”等处处可见其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抓住时机,勇于开拓创造的新时代领袖精神。其次,杨校长介绍了行知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自身的成长历史,逐步把自己走在行知路上的经验与感悟与我们一起分享。行知学校从行知实验班到行知小学,再到行知基地,最后到行知工程的历程和规划,体现的不仅是学校环境的变迁,更是学校思想的进步,教师的发展,同时也是杨校长本身的成长发展。杨校长一直坚守在农村小学,他尊敬陶行知,敬仰陶行知,热爱陶行知。他借鉴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提出了“乡村大教育”的思想,人人办教育,人人受教育;他还提出“赏识教育”(花苞心态——教师看学生要像园丁看荷花),通过实行“赏识教育”,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最后,杨校长说道,行知小学敢于奋斗!在奋斗中享受!在享受中奋斗!教师要有植根乡土的教育信念:小学校,大教育,大文化,大事业;教师要有盼头,要看到希望,要发现意义,找到价值,做一名良师:立大志,做小事,做实事,做新事。

对照自己,我感触颇深。就像杨瑞清校长所说的:一个人要找到做人的价值:1分选择+99分坚持;1分自豪+99分感激;1分成绩+99分成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更应如此。我想说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二:学习没有终点

学习没有终点。领先一步是传奇,落后一步是垃圾。 学习没有终点,孩子初中毕业,选择了暑期打工。我与妻子商量后,欣然同意。方向必须明确,达到锻炼和学习的目的。增加社会的认知性,体验生活的快乐性,丰富自我的感知性,了解社会的人情世故,丰富人生阅历。学习没有终点,守旧死路一条,只有创新才能重生。 学习没有终点,那就在生活中学习。于六月二十八日,与孩子交流就具体而言心得。孩子满脸自信,显示出成熟稳重的一面,人常说,爱一个人就要学会包容,并且讲述了坐车的心理感受,让人感觉到孩子那睿智的一面。我很欣赏孩子这种心态,其实平凡与伟大之间,就在一念之间。能在生活中不断领悟,情与智,烦恼与喜悦一并融入学习之中,这是学习和生活最高境界,再万千可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颜色,发挥所长,做到极致。,

人生就是一舞台,当你享受的时候,你会明白,人生需要磨砺。与此同时孩子与我分享交流了关于人生走向问题,考虑再三,我意味深长的说,生活有自己打造,爱拼才会赢。孩子,父母相信你,你会是最棒的。在闲暇之余,我与孩子交流了关于坐公车的心理感受,首先,要学会享受生活。并会心理疏导,从另一个方面看出孩子的心境如此之平静。或许有点像我心如佛的感觉。最近几日,与孩子交流不知是何原因,总有一股无名之火充斥心间,此时需要静下心来,需要用智慧引导孩子。多做少说,用包容和笑容,对待孩子。我于七月一日,到学校领取孩子的成绩单,三门主客分数为107,物理为78,化学为52,体育为60。。对于取得的成绩,父母相对是满意的,也是欣慰的。毕竟孩子付出了三年的心血和汗水,回顾三年的雪中的点滴,已经通过学业考试。时间相对漫长,也相对短暂。真是应了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自升入初中以后,孩子不断给父母创造惊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完成学业。因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回顾三门主课均为107 ,如此成绩应该还有上升的空间。从 另一个侧面说明,孩子是在全面发展。在面对中考时,孩子表现出淡定和自信,让我很是汗颜。与其班主任交流得知,孩子也有一定的缺点,优势相对懒散,我想在今后的人生,应该加以克服因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孩子,人生注定充满艰辛和挑战,你要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更加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成绩属于过去, 更期待下一奇迹的出现。孩子也有一种习惯,在中考前夕,不按要求完成作业或者不写演算过程,直接给出答案。在此希望你能够,加强只得严谨性和科学性,只是来不得半点虚假,望你切记。谨记。饭一口一口的吃,一口一口的咽。当你听到分数时,心中是何感想,吸取长处,找出不足,这是人的第一次小考。成绩取得同时,也包含了许多。望你收拾起好的心情,加快前进,因为前方有你的使命和责任,有你的理想,更是因为学习没有终点。父母会呵护你。那就少分抱怨,多一份责任,少一责怪,多一点包容。因为你选择了坚强,更选择了自立、自强。因为你的心中充满祥和。学习没有终点,一段学习的结束,意味下一行程的开始。前几日兑现了孩子的承诺,手捧鲜花回到家中。当时感觉孩子脸上充满喜悦和幸福,让人感觉家是温馨的港湾。此时胜过千言万语,内心祝福孩子,永远开心、快乐、幸福。望你更珍惜机会。学习没有终点,暑假已经开始,望你在工作学习之中体验生活的另一面。你要充分认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合理安排。记得有句话,不怕细水长流,就怕断了线,学习尤为突出。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定位,因为平台高了、角度换了、视野开阔了,心胸更加宽广,因为你内心的责任和使命,都在呼唤你。你是强者,更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从成绩可以看出,没有绝对的优势和劣势,这一切都取决于你如何对待他,只有刻苦努力,坚持不懈,最终耀眼的太阳就会跑到你的身后。你生活的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抵达了那里。孩子时常提起,学

习的关键在于心态,我想一个人必须有政思维,才能迸发出无限能量。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就从学习中寻找更多的惊喜和快乐,他会让你享用一生。学习没没有终点,一个人必须学会自律、克己、和谦逊。收一分宁静,尽一份责任,博一次机会。如果成功是目标,驾驭一些自己能力内可控的事情是 把扭转逆境十分重要的关键,要认清甚么是贫穷的枷锁,要持衡的终身追求知识。学习没有终点,那就培养一种习惯,培养一种品质,在快乐中出发吧。

篇三:南京考察报告终极定稿

南京考察报告

题目: 孙中山现代中国理论与中山陵姓名: 张高阳

学号:110611115

系别: 历史文化学系

专业: 历史学

摘 要

中山陵独特的“中国古典复兴”建筑风格,承载着深刻的政治象征意义,体现了孙中山的现代中国理念。 与其他获奖作品相比,吕彦直的设计不仅体现了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性、空间开放性,经济可行性,风格上的“中西合璧”,并且体现了一种政治象征意义上“警钟唤醒中国”的联想,因而最符合国民党的期望。中山陵设计过程中对现代中国式纪念物的探寻,推动了近代中国建筑师对于中国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第一次高潮的形成,对当时和之后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中山陵;孙中山;吕彦直;中国建筑民族形式

引言

一座建筑, 往往通过有形的空间构造和外在形貌,来表达建造者的主观意念, 乃至特定时代的风尚和思潮,从而体现出某种或隐或显的建筑精神。[1]中山陵是国民党对“孙中山”符号进行空间建构最成功的建筑,其独特的“中国古典复兴”建筑风格,承载着深刻的政治象征意义,代表了孙中山所期待的现代中国。学术界界以往对中山陵的研究,多从建筑本身着眼,多关注建造过程、建筑布局、形制、建筑美学等方面的内容,而对于政治理念对建筑风格的影响,却少有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建筑与政治理念的关系入手,结合功能、空间和象征方面的研究,对孙中山的现代中国理念与中国建筑民族形式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孙中山的现代中国理念

“三民主义”集中表达了孙中山的现代中国理念,其包括物质文明,政治体制和民族独立。 三者之中,孙中山最看重民族主义,为了拯救中国,人们首先需要“恢复我们一切国粹之后,还要去学欧美之长。 然后才可以和欧美并驾齐驱。 如果不学外国的长处,我们仍要退后。”“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的流弊”。[2]在民众中传播孙中山“三民主义”及其政治理念,建构“三民主义”纪念空间,就成为国民党筹办孙氏葬礼的核心主题。中山陵作为现代中国理念最具影响力的表述者—孙中山的陵墓,自然成为其现代中国理念的物质体现。

二、中山陵的创作过程

(一)墓址的政治意蕴

1925 年孙中山提出:“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3]清帝刚退位,孙中山就亲率数万将士,赴明孝陵举行盛大典礼[4],声称清廷的覆亡“实维我高皇帝光复大义,有以犊启后人,成兹鸿业”,因而要来恭谒陵墓,当面称颂其“驱除光复”之伟勋。 因此,后来中山陵选址时,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成员,都强调墓址地点应高于明孝

陵,碑石大小也参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5]这都表明,南京中山陵与明孝陵所凝聚的历史文化内涵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表达了孙中山和国民党人继承和超越传统族裔认同、建构民族国家形态的抱负。南京作为中华民国首都, 是孙中山生命记忆的凝结、人生意义的象征和未竟期望的寄托。决定葬于南京,表明他非常看重这一空间符号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象征意义,试图通过此举为国民党和全体国民留下一个关于现代中国的记忆焦点。中山陵及其政治遗嘱,将时时

提醒孙中山的后继者继续其改造国家的未竟之志。国民党人把孙中山的墓址选择,当作新兴政权的象征,力图将“南京”建设为新的政治中心。正如汪利平所说:“他决定葬于南京,是想为如下两者建立一种空间联系,一方面是他自己作为人民主权的代表,另一方面是南京作为正真大众政府的发源地。”[6]

(二)图案竞征

1925年5 月13日,第五次葬事筹备会议决定分别用“陵”和“祭堂”来指称孙中山的坟墓及核心建筑;刊登陵墓图案征求条例,进行国际性的建筑图案竞赛。《陵墓悬赏征求图案条例》在《商报》、《申报》、《字林西报》等处刊登启事,面向国内外征求孙

中山陵墓图案。 葬事筹备处聘请南洋大学校长、土木工程师凌鸿勋、德国建筑师朴士、画家王一亭、雕刻家李金发为评判顾问。 顾问组成显示了葬事筹备处力图在竞赛中平衡艺术与技术、本土与外来、中国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陵墓功能和建筑风格,国民党人的设想是:陵墓既要继承中国传统风格,又要体现时代新意;不仅要负载孙中山的过往历史,也将凝聚整个国家当前和今后的记忆与认同,成为“现代中国”的象征。葬事筹备处要求:一是体现“特殊与纪念之性质”;二是便于参观和举行纪念活动,墓地应建于交通便利之处,应设计登临石阶和墓道以利交通,祭堂前须有“可立五万人之空地”以便举行祭礼,墓门必须能够灵活开关以便谒陵者入内瞻仰;三是揉合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技术,祭堂图案“须采用中国古式或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亦可”,但“一切建筑均用坚固石料与钢筋三合土,不可用砖木之类”,以便永久保存,墓室建筑“在中国古式虽无前例,惟苟采用西式,不可与祭堂建筑太相悬殊”四是简朴庄严,墓式不要过于奢侈华贵。[7]陵墓应该表达一种中国特性、持久性和公共性特征。

《征集条例》要求中山陵须采用“中国古式”,或者根据中国建筑精神“特创新格”。 评判顾问对建筑风格的观点基本一致,都强调“融合中西”,并以此作为评定依据。王一亭认为“完全为中国古式,惟与孙中山先生融合中西之精神似不合。”[8]德国建筑师朴士也认为,“惟念故大总统孙公常(以)融合中西文化为心,鄙意此种精诚之表现,似应为陵墓建筑之特殊性质。”[9]凌鸿勋认为“孙先生之陵墓,系吾中华民族文化之表现,世界观瞻所系,将来垂之永久,为近代文化史上一大建筑”,因此,“应采取国粹之美术,施以最新建筑之原理,巩固宏壮,兼而有之”,才能 “表现孙先生笃实纯厚之国性”,“发

[10]扬吾民族之精神”。评判都反对简单沿用本土传统,暗示中山陵应该是一个融合中西

的中国式纪念物,不仅在功能和材料上,而且在造型上与以往明显有别。 葬事筹备处共收到应征图案四十余份, 在参考评判顾问意见的基础上,评定出:头奖吕彦直、二奖范文照、三奖杨锡宗;名誉奖:孚开洋行、赵深、Kales、C.Y.and W.Fl等。中山陵设计竞赛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举办的国际性建筑竞赛,中山陵成为“中国古式而含有特殊与纪念之性质”的现代中国纪念物。 竞赛的公开性,使得葬事筹备处能够将其设计理念传达给国内外公众,而这一形式显示了正处于民族国家建设初期的中国试图确立自己在世界各国中地位的勃勃雄心。 更重要的是,竞赛为国民党提供了一种既体现现代性、共和理念,又能鲜明表达中国特性的建筑风格作为自己党化意识形态载体的选择。

(三)吕彦直的头奖作品

中国建筑师吕彦直的头奖作品,不仅满足了葬事筹备处和评判顾问期望中的纪念功能,而且“融会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神,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墓地适成一警钟形,寓意深远。”[11]吕彦直能够获得大奖是与其思想密切相关,他曾经说:“中国之建筑??在世界建筑中占有一特殊之地位。 西人之观光北平宫殿者,常叹为奇伟之至,盖有以也。 故中国之建筑式为重要之国粹,有保存发展之必要。 ??今者国体更新,治理异于昔时,其应用之公共建筑,为吾民建设精神之主要表示,必当采取中国特有之建筑式,加以详密之研究,以艺术思想设图案,用科学原理行构造,然后中国之建筑,乃可作进步之发展。”[12]在民族主义思潮大行其道的环境下,虽然孙中山、吕彦直分别是政治家和建筑师,但其思想却颇为相似。在吕彦直的设计中,祭堂外观为西方古典主义“三段式”立面造型加上中国传统的歇山顶,[13]墓室外观为弯窿式圆顶,内顶为斗形藻井,用瓷片砌,“作青天白日之饰”,地面铺红色炼砖,“以符满地红之征象”。 祭堂四壁“刻中山先生遗嘱及建国大纲等文”。 这一设计与筹备处的设想相呼应,被评判顾问称赞为“合于中国观念”、“全体结构简朴浑厚”,“形势及气魄极似中山先生之气概及精神”,“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14]因而获得头奖。 中山陵的设计是党派的政治追求

和建筑师专业理念的“共识”与“协作成果”。

三、功能、空间与象征

吕彦直的设计,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特征与学院派建筑理念的结合, 还体现了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性,空间开放性和政治象征意义,因而获得评判顾问的青睐。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发展起孙中山崇拜,这种从“祭 ”到“纪念周 ”的仪式化的行为 ,不仅要求祭堂成为“祭”礼空间,而且能够成为一个“纪念”空间。吕彦直设计的祭堂长90 英尺,阔 76 英尺。其他建筑师根据征求条例要求将墓室置于祭堂中央,吕彦直却进行了大胆修改,在祭堂后面添加了一个独立的墓室。人们走进祭堂,可以透过刻着“民生”、“民权”、“民族”门额的大门,看到祭堂中央象征着孙中山不朽存在的坐像。瞻仰者可以聚集在像前表达敬意, 浏览周围墙上所刻孙中山的言辞,经过道进入墓室,环绕圆形墓圹瞻仰圹内的石椁和安卧于石椁之上的孙中山卧像。这样一个空间序列,使纪念周和公祭两种崇拜方式可以分别进行而又相互连贯。从而满足了国民党将中山陵作为孙中山崇拜仪式空间的功能要求。对于参观谒陵者来说,对中山陵空间布局最强烈的感触,是陵墓的开放性特征。整个中山陵,在紫金山特定的山峦地势中,将一组体量不大的建筑单体用广场、墓道、大台连成整体,中轴线依然存在,却因地形起伏而觉生动,传统帝王陵墓的基本建筑构成要素: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依然使用却另创新意。[15]陵墓结构简洁,整体性强,牌坊作指示,墓道为引导,围墙与陵门圈定空间,纪念功能建筑—碑亭、祭堂与墓室以石阶相连,分别占据陵园高低两端。整个中山陵显得开阔、宏壮,仿佛一个安坐的巨人,正敞开胸怀欢迎谒陵者的到来。吕彦直的作品最得评判顾问肯定的是无意中形成的钟形平面的象征意义。从图纸上看吕彦直的设计“略呈一大钟形”。凌鸿勋指出,此图案“有木铎警世之想”。[16]国民党人称赞说“墓地全局适成一警钟形,寓意深远”[17],“颇足表现总理伟大精诚之人格”[18]。吕彦直则说:“此不过相度形势偶然相合,初意并非必求如此也。”[19]

为何无心插柳的钟形平面能得到如此的肯定和赞扬?凌鸿勋对吕彦直作品的评论中借用了陈天华的《警世钟》,而“木铎警世”则是理解钟形平面蕴意的关键。“木铎”是一种木舌铜钟,在古代中国用于颁布诏令。《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中“木铎”是用来赞美孔子的比喻。费约翰说:“民族的觉醒并非出自于自发,而是被‘唤醒’,改革家和革命家们具有一种强烈的目的感,一种对于理性的支配地位的热切认同,以及一种追求政治组织和纪律的可畏力量,他们要‘唤醒’整个国家。”[20]孙中山晚年认识到发动国人进行国民革命的重要性, 其遗嘱中写到:“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钟”在西方文化中与革命和独立主题紧密联系,随着反帝反封建的民族主义的兴起,钟形图案被广泛使用,在这种语境下,没有什么符号能比“钟”更适合于新生的民国,中山陵的钟形平面自然获得了评委们的赞赏, 并在后人的记述中被称作“警世钟”、“警钟”。

四、结语

建造中山陵是为了创造一个现代中国式纪念物,它将能够体现孙中山关于现代中国的理念—即“三民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民主和民族独立。[21]吕彦直的设计风格上能够融合西方现代性与中国民族性,建筑物的功能适应性、空间开放性和经济可行性得到

赴南京参观学习考察报告:没有终点的旅行

查看更多考察报告相关内容,请点击考察报告
推荐访问:
作文 论文 简历 文秘 合同 文库 计划 总结 体会 报告 策划 材料 公文 礼仪 思想 党团 演讲稿 企事业 发言致辞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