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令

2016-03-11 │ 高二作文

篇一:浙江省台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

台州中学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统练试题

高二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桎梏(gù) 玉骢(cōng) ..

B.栏楯(shǔn) .载体(zǎi).煞风景(shā).闹别扭(biè) .

栀子花(zhī) .

瞭望哨(liào) .扃牖而居(yǒng) .殒身不恤(yǔn) .强颜欢笑(qiǎng) .长歌当哭(dāng) .C.犄角(jī) 谂知(shěn) ..D.挣揣(chuài) 诧异(chà) ..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霄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B.面对着生与死的决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恶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

C.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力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

D.她脸上的光辉会掩盖了星星的明亮,正像灯光在朝阳下暗然失色一样,在天上的她的眼睛,会在太空中大放光明,使鸟儿误认为黑夜已经过去而唱出它们的歌声。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解答....

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B.惩治腐败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而非职能部门唱“独角戏”。因此,全面公开官场信息,是对公众参与意识的尊重,不能语焉不详,遮遮掩掩。 ....

C.在当今网络时代,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也造成了网络歌曲创作鱼目混珠的局面。 ....

D.近日,美国精神病学会正式出版了《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作为精神病学领域的“圣经”,它的出版掀起了惊涛骇浪,人们或赞同,或非议,或指责。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型历史画《残日·一九三七·南京》再现了当年南京大屠杀时日军肆意杀戮中国平民和孩子,真是惨绝人寰,目不忍睹。

B.在执行死刑前,罪犯要求会见其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要求会见罪犯,是罪犯的权利,除非在特殊情况下,这种权利不容剥夺。

C.病媒(蚊子、臭虫和淡水螺一类的小生物)能传播各类疾病,我们虽然制定了有效的防控体系,但其死灰复燃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D.俗话说,平安是福。对于群众而言,社会平安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是检验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最有效的标准。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诗人,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B.《长亭送别》选自元杂剧《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曲牌的若干宫调联成一套曲子,《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都是宫调名。

C.《渔父》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开头写屈原,结尾写渔父,简洁而传神;中章采用对话体,多用比喻、反问,形象而又富于哲理。

D.表,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志,也叫记,它是古代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的杂记类文体。李密的《陈情表》和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都以如泣如诉的语言,抒发 了真挚动人的情感。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如此, ,,。如此,, ,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 ②百家争鸣 ③齐头并进

④才能智者蜂起⑤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⑥才能勇者辈出

A.④③⑤⑥②①B.④②⑤⑥③①C.⑥③①④②⑤D.⑥②①④③⑤

7.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指出3D打印所面临的三个问题。(不超过18字)(3分) 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被认为是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3D打印不需要模具,可以直接进行样品原型制造,因而大大缩短了从图纸到实物的时间。但目前的3D打印机只能处理诸如塑料和蜡这样的软材料,而要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大型模具,它完成的速度太慢了。随之而来的是伦理争议,例如国外有人就希望通过3D打印自制枪械。另外,只要有图纸和一台打印机,设计师们就很难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

8.仿照下面的示例,请任选一个成语(示例除外),为它写一段新解。要求:①富有新意,解说合理;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要求和示例相同。(3分) 【示例】

1画饼充饥:饥饿难耐时,不妨画一张饼,虽不能食,但能给自己带来活下去的勇气。 ○

2以貌取人:一个人的衣着长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品味、教养及精神面貌,现代人不是○

都讲究形象吗?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共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

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

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

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

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

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

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

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9. 下列关于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B. 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C. 王嗣奭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代那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那时酒价确实比较贵。

D. 杜甫诗歌中酒价的叙述似乎可以在《新唐书·食货志》中得到印证,但因年代相隔较长,也不能完全采信。

1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叙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

B. 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

C. 李白、王维等人对于美酒价格的叙述,深受曹植影响,是对曹植叙述范式的追摹和袭用。

D. 诗歌不能等同于历史,因此把诗歌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适宜的。

11. 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的依据是什

么?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共18分)

江南无雪

刘长春

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

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叮叮咚咚。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跟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 ——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有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

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呼

篇二:古代文学常识考查(答案)

古代文学常识考查答案

一、选择题:(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下列对文体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

B.律诗每两句组成一联,共分四联,依次称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律诗首联、尾联可不对仗,但颈联、颔联必须对仗

C.骈文,以四字六字句相间定句,词语朴实,句式整齐,音韵和谐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处发表议论

D.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像“念奴娇”“水调歌头”“滚绣球”“叨叨令”等都是词牌名,词牌名一般与词的内容没有多大关系

答案:.A(B.次序应是颔联、颈联C.“词语朴实”应为“辞藻华丽”;“铺采摛文,体物写志”应是赋的特点D.“滚绣球”“叨叨令”是曲牌名)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文中“令”有善、美的含义,故往往在称呼对方亲属前加“令”表敬辞,如“令尊”

B.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第三,季是最小的

C.古人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其中的“社”是指土地神,而“稷”是指五谷之神

D.明清科举考试最高一级是殿试,录取者统称举人,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D (明清科举考试四级分别是科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中的录取者统称为进士)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B.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之一的历史演义小说,主要以通俗的语言,依正史记载,结合野史杂记及民间传说,加以深化铺陈而成,如《三国演义》

C.“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分析透彻为宗旨人物论、史论等较庄重的内容大多采用这一文体,如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

D.古代作品中,描写王昭君的有杜甫的《咏怀古迹》、马致远的《汉宫秋》和洪昇的《长生殿》;描写杨贵妃的有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

答案:D(洪昇的《长生殿》描写的对象是杨贵妃)

4.下列对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清静无为”和“道法自然”,著有《道德经》;荀子提出“性恶论”和“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主义论,著有《劝学》等

B.《汉书》是班固所作,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那样敢于批判的精神,把项羽、陈涉列入“列传”,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辞

C.青莲居士、少陵野老、香山居士、六一居士、东坡居士、白石道人依次是指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秦观

D. “三曹”之首的曹操,字孟德,主要作品为《魏武帝集》,代表作有《龟虽寿》《短歌行》等,他开创了“建安风骨”的新风气

答案:C(六一居士是欧阳修,白石道人是姜夔)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诗经》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这些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

B.《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C.《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乐府诗歌都是曹操的作品;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与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答案: A(《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传说中,我国上古时期的行政区域分为冀州、兖州、青州等九个州,故中国又称“九州”;中国的别称还有赤县、神州、华夏等。

B.古代官场的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地位高者为尊,居上位,地位低者为卑,处下位;帝王的座位朝向一般是坐南面北。

C.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运用的帝王年号纪年法。

D.明清时,科举考试分为四级,最高一级是殿试,分三甲录取,考中者统称进士;其中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

答案:B(帝王的座位朝向一般是坐北面南。)

7.下列诗句所写的历史人物依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③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④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尽解诗。

A.周瑜 刘邦 孔明 项羽 B.周瑜 项羽 孔明 刘邦

C. 孔明 刘邦 周瑜 项羽 D.孔明 项羽 周瑜 刘邦

答案:D

8.下列诗句所写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A.端午 重阳 七夕 中秋 B.端午 中秋 重阳 清明

C.重阳 中秋 七夕 清明 D.重阳 清明 中秋 七夕

答案:D

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赋,是盛行于汉魏六朝、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一种文体,讲求句式整齐,音节和谐,

多采用铺陈、夸张。

B.律诗和绝句句数有别,绝句四句,律诗一般八句;绝句可对仗可不对仗,律诗的颔

联和颈联必须对仗。

C.词最初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又称“长短句”或“诗余”,根据字数的多少,分为

小令、中调、长调。

D.散曲是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盛行于元代,体式比较自由,它一般

包括套曲和杂剧。

答案.D(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不包括杂剧。)

10.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B.王勃,与杨炯、王维、骆宾王一起并称为“初唐四杰”。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C.杜牧是唐代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锦 瑟》等。

D.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代表作有《扬州慢》等。 答案:A(B初唐四杰没有王维,应为卢照邻)

11.下列加点词语表示古代男子进入成年的一项是( )

A.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B.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答案:B

12.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一般不直呼姓名,只在以下情况下称姓名:自称、平辈之间、长辈称晚辈,作 传介绍,对厌恶轻视的人。

B.古人出于对被称呼者的尊重,一般称字,如李太白;称号,如香山居士;称官职名, 如王右丞;称籍贯,如王临川;称谥号,如欧阳文忠公。

C.古人用谦称表示谦逊,如: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卑,谦 称自己身份低微;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D.古时称呼已故长辈为“先”。例如“先考”指已去世的母亲;“先妣”指已去世的父 亲;“先大母”指已去世的祖母。

答案: D(“先考”指已去世的父亲,“先妣”指已去世的母亲。)

13.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床:卧具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

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壬戌:干支纪年

D.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答案:A(床:坐具。)

1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楚辞指的由楚国屈原等人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造而成的一种诗歌形式,《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因此楚辞体也称骚体。

B.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C.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不重文采,也不讲究篇章结构。儒家经典《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D.纪传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例,以重大事件为中心叙述史实,始于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之后的官方正史都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答案:D(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

15.在中国古代,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下列全属于“号”的一项是( )

①醉翁②诗佛③李太白

④杜工部 ⑤临川先生 ⑥三闾大夫

⑦青莲居士 ⑧康南海 ⑨孙中山

A.①②⑦ B.①⑤⑦ C.④⑧⑨ D.③④⑥

答案:B(①醉翁是欧阳修的号,晚年又号六一居士。②后人称王维为诗佛。 ③李白,字太白。④杜甫因曾任工部员外郎,因此世称“杜工部”。⑤王安石,自号临川先生。⑥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曾任此职。⑦李白,号青莲居士。⑧因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世称康南海。⑨孙中山,本名孙文,号逸仙,幼名帝象。)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也是一部散文著作。它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和外交辞令,如《崤之战》。

B.柳宗元是唐代散文家,与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的寓言小品《三戒》和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为后人所称诵。

C.高适、岑参、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王昌龄的《出塞》被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D.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他的田园诗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的基石”,其中《归园田居》《饮酒》等最具代表性。

答案:A(《左传》是编年体)

二、填空题:(15题26空,每空2分)

1

2、我国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是《战国策》。

3、被称为“一代词宗”的我国第一位女词人是 。

4 。

5、《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 和《谷梁传》。

6、“三言”是指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三个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7、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指吴沃尧(又叫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8君祥的《赵氏孤儿》。

9、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指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10、“四史”指二十四史的前四史。即对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和陈寿的《三国志》的总称。

11、我国的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 《楚辞》,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是《文心雕龙》。

12、杜甫的“三吏”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13、《论语》 《大学》 《中庸》《孟子》合称为儒家“四书”。

14、汉乐府,主要作品为《陌上桑》《长歌行》《上邪》等,其中《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15、“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篇三:窦娥冤有答案可以课外补充多

《窦 娥 冤》导学案

窦 娥冤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理解古白话跟现代汉语在词法上的一些异同。

2.整体感知全剧,把握故事情节和结构。

3.理清《窦娥冤》的戏剧冲突。

【知识导学】

一.作者及其作品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我国最早的也是古代伟大

的 ,的奠基人,被誉为“ ”、“ ”,195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流传较广的有《 》

《 》《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关汉卿剧作之所以有生命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艺术魅力。他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刻画出人物深邃复杂的内心世界。他的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朴实自然的本色,又有艺术韵味,也被历代评论家称为本色派之首。

二.文学和文化常识

1.元曲的分类。

“元曲”,一般包括 和。是元代文学最高成就的标志。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只曲,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主要是从民间的小曲和词调变化来的。如我们熟悉的马致远的《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是由两支以上同宫调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各套曲子的联缀多有一定的顺序,末曲多以尾声结束。

2.元杂剧: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 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三部分构成。 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3.元杂剧中的“四”。

元杂剧四大家:、、、。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王实甫的《》、白朴的《》、郑光祖的《》。

元杂剧四大悲剧: 、白朴 、 、纪君祥 。

三.关于标题

在元杂剧中,一般取末句作为剧的全名,取末句中最能代表戏剧内容的几个字作为剧的简名。关汉卿《窦娥冤》的题目,为“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其中末句为全名,最后三字即简名。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待剧名。它不是情节的组成部分,其功能在于广告宣传。

四.背景介绍

元代社会初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多数文人同广大人民一样都受到残酷的迫害,因此,他们与人民关系密切。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关汉卿,同情百姓的悲惨命运,不畏权势,敢于斗争。《窦娥冤》便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它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基础演练】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楔子( )窦娥( )嫡亲( ) 亲家( )撇.

下( )看觑( ) 薄面( )斟酌( ) 隅头( ) 孛老( ) 勒杀( )绣闼( )

怕不中( ) 刬的( )( )亲眷( )羊肚儿( )知契( ) 症候( )恓惶( ) 祗候( ) 呕吐( )孽根( )亢旱( ) 刽子手( ) 埋怨( ) 前合后偃( )罪愆( ) 盗跖( )古陌荒阡( )

2.课文中使用了不少宋元时期的白话,其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请辨析下列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

(1)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 )()

(2)这早晚窦秀才 早晚使用早晚呆痴 ()

()(3) 当骂呵,则处分几句 ()()

(4)你老人家放精细着()()

(5) 不堤防遭刑宪()()

(6)行动些,行动些()()

(7)谁敢合毒药给你只合把清浊分辨()

()

(8)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9)是什么主意( )() (10)嘱咐他几句话咱( )() (11) 念窦娥尸首不完全()( ) (12)尸骸上烈些纸钱( )() (13)你还有甚的说话 那有这等说话 不知亢旱三的说话准也不准( )() (14)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 )()

(15) 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 )()

(16)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 )()

3.对课文中涉及的元杂剧的有关术语,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外 ②云 ③净 ④科 ⑤唱 ⑥卜儿 ⑦鲍老儿

⑧倘秀才 ⑨叨叨令 ⑩正旦 ⑾正宫 ⑿滚绣球

A.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⑾(12)

B.①②③④⑿/⑤/⑥⑦⑧/⑨⑩/⑾

C.①③④/②⑤⑿/⑥⑦/⑧⑨⑾⑩

D.①③⑥⑩/②④⑤/⑦⑧⑨⑿/⑾⑿

【合作探究】

1.这部剧共有四折,课文节选了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请大家复述故事情节,用章回体小说的标题形式简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大意。

2.别林斯基说:“悲剧的实质,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或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该悲剧中的主角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

3.这些矛盾冲突反映了什么? 冲突的焦点何在?

【巩固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亢(kàng)旱 错勘(kān) 苌(cháng)弘化碧

B.角(jiǎo)色 埋(mái)怨 前合后偃(yǎn)

C.罪愆(qiān) 刽(kuài)子手 杳(yǎo)无音信

D.阡陌(bǎi) 嗟(jiē)怨 望帝啼鹃(juān)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寒喧症候倾刻披枷戴锁 B.魂魄诀别造蘖望帝啼鹃

C.时辰昭障冤枉湛湛清天 D.怜悯枷纽白练负屈衔冤

3.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①刽子磨旗:摇旗 ②行动些:行动起来 ③不堤防遭刑宪:拷打

④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生出 ⑤向哥哥行有句言:走 ⑥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糊涂

⑦兀的不是我媳妇儿:这 ⑧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祭,超度亡灵。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⑥⑦⑧ D.②③④⑤

4.下面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汉语话剧的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和武打、舞蹈。

C.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的唱词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5有人将杜牧的《清明》改写成戏剧,请你也试着改写,要求不增减一字,但可改换标点符号。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窦娥冤》第一课时参考答案

【知识导学】

一、戏剧家 元杂剧 梨园领袖 杂剧班头窦娥冤 救风尘

二、1、杂剧 散曲杂剧 散曲

2、一本四折 末、旦、净、丑唱、科、白 唱词 科 白

3、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元杂剧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基础演练】

1、明确:xiēd?u dí qìngpiēqùb? zhēn

zhu?yúb? lēi tà zhōng chǎnzhang

chuàijuàn dǔqì zhang xī huáng zhī ǒu

tù nia kàng guì mányǎn qiān zhí qiān

2、明确:

(1)古义:折合、抵偿今义:标准、依据、准确;一定、准许等。

(2)古义:时候/随时/有时候

今义:①早晨和晚上;②或早或晚;③时候 ④(方)将来某个时

(3)古义:数落、责备 今义:处罚决定

(4)古义:清醒今义:精密细致,精明细心

(5)古义:想到、料到今义:小心防备

(6)古义:走快 今义:多指为实现某种意图而具体地进行活动

(7)古义:配制/该、应当今义:闭、合作、盖上盖子等。

(8)古义:这边、那边;这里、那里 今义:走;行列

(9)古义:意思今义:主见,办法

(10)古义:语气助词,相当“也” 今义:我们,第一人称代词

(11)古义:完整今义:全部

(12)古义:烧(动词) 今义:强烈,猛烈(形容词)

(13)古义:语言(名词),说法今义:用语言表达意思

叨叨令

查看更多高二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高二作文
推荐访问:叨叨令读音 叨叨令的正确读音
推荐文章
作文 论文 简历 文秘 合同 文库 计划 总结 体会 报告 策划 材料 公文 礼仪 思想 党团 演讲稿 企事业 发言致辞 资讯